|
勉强及格吧,叙事略凌乱,开场进入故事有点难,另外整个故事还是阿托姆那种无事生非一惊一乍小事弄大的做法,他这一点非常不讨人喜欢,但是片子的优点呢,是虚幻颓靡的气氛,加上各种裸体,虽然女主角的脱衣舞跳来跳去就是那一段而已。 |
|
穷尽所能以一种非艳异的视点来拍摄艳异,不断的在人工色情图景与记忆中的自然旅程中创造联系(真正的艳异?),构建的是一个精神创伤者的主体情绪。总体而言还是有些含混不清,失去焦点。 |
|
重看补标 人造眼蓝光 伊戈扬是一个奇怪的存在 贴上情色的标签的他又不像那些大导那样惊世骇俗 他只是用情色的幌子包裹失去至爱的迷惘灵魂 不断插入的两位主角过往的闪回慢慢将故事补充完整 孑然一身的税务员 移情别恋却旧情难忘的dj 走私珍稀蛋的同志老板 古典乐与摇滚舞曲相结合 俱乐部的舞蹈和它们一起呈现糜烂气息 可惜伊戈扬过于沉浸在胴体制造的奇情中 人物半死不活的表情和各自隐藏的秘密展现得并不好 唯有克里斯蒂娜是那一道光 拯救弗朗西斯、艾瑞克和托马斯 包括她自己 抱头痛哭既是因自己又是对对方命运的不公 |
|
“都知道骰子已经装好,都在用十字手滚动着,都知道战争已经结束,都知道好人失败了。都知道战斗已经终止,穷的穷了,富的富了,世事本就如此。都知道,都知道船在进水,都知道队长在说谎,大家的心都碎了,就像他们的父亲或者狗死了。都在跟自己的口袋说话,都想要一盒巧克力和一根长梗玫瑰。都知道,都知道你爱我,宝贝,都知道你真的爱我,都知道你很忠贞。上帝,请给我或者拿走一两个晚上。都知道你很谨慎,但你还要见这么多人,而且不穿衣服。都知道,都知道,世事就是如此”。 |
|
太惊人的叙事能力。如何通过素材编排和情境营造使俗套故事富有活力,在一片朦胧的景象中领着观众拨云见日,伊戈扬始终擅长于此 |
|
1.一部气调独特、气质杂糅的电影。看似以聚焦身体欲望的情色场所为主空间,实则始终关注着萦绕在几位主人公周围的心理上的绝望气息,或者说忧伤怅惘的情感氛围。2.叙事确实不够友好:持守在迷离郁结情绪中的同时又在不同人物及其乍看费解的行为中切换,人物前史大多留白,随故事进展我们才和他们一道开始解谜,及至结尾的霎时恍悟。这种缓缓浸入式的叙事方式几乎在二刷时才能予人共鸣并彰显出妙处。3.配乐迷离、暧昧又哀凉,缓慢而持续的镜头运动几乎贯穿全片,在渐次摇移流转的长镜头中,那时时徘徊萦回的痛楚回忆与悲伤情绪逐步渗入你我心底。4.幽蓝冷绿的当下室内场景与翠绿暖黄的过往原野漫步段落交替出现(还有多次复现的卡顿慢放家庭录影),多线交织穿插的结构也契合了不同人之间隐秘的联系及各自的罪疚创伤与相互理解彼此抚慰。(8.5/10) |
|
想起了蓝色粉末里神父质问上帝的那段话 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心结~ |
|
导演「伊戈扬」在他的电影《色情酒店》里或彻底暴露了他的身份认同。我们注意到,片头出现了一面带有「监视」功能的「双面」镜:虽然DJ是个被绿的蓝孩子,但他却在舞台上扮演一个被「托马斯主义」哲学彻底俘获,痴迷于控场的「红丸教父」角色。在《艳舞女郎》利用音乐、光影和话语营造的这座鸟笼般的「酒吧舞」池子里,台下的演员「小资产阶级/学生」和观众「大资产阶级/金主」都是任由他摆布的鹦鹉——他们用「关注与被关注/征服与被征服/崇拜与被崇拜」这种具有消费享乐性的触碰方式来满足主持人「脱口秀演员」的「自我实现」欲望需求。不过,处于《悲情三角》流转结构里的导演们通过在「爬梯」游戏里cos上帝角色获得的神秘快感很快被「税务问题」终止和揭穿:不是占据上位的人就一定是权力上位者,网红主播「薇娅」偷逃税被罚是个反面教材。 |
|
有些痒,不能挠。 |
|
看jenny在那里扭来扭去好不习惯 |
|
风格晦暗。 |
|
导演在跳脱衣舞,在“艳丽”氛围中展露颓丧,最后脱至裸露的心,人人都能蹂躏的心,一颗又一颗被轻易伤害的心。世上娱乐的地方太多,而治愈的地方太少。如今,他诱引我来到了这个神秘的色情俱乐部,在迷离浪荡之间,在低沉的嗓音和古怪的音乐之间,在进退两难之间,我似乎真的得到了一种劝慰,觉得活着也可以,因为在种种神奇的联系中藏有复活的可能,觉得不活下去也可以,因为有时就无谓再让自己撕裂下去了吧。还是没有定数的。我告诉自己,这只是电影。 |
|
一坨狗屎。 |
|
有点柯南伯格啊。其中每个角色的行为都受到一个固定公式所左右,不确定这算不算好电影,就像蜷缩到弗洛伊德的沙发椅中,偷懒又霸道 |
|
节奏太散,叙事拖沓,不推荐。 |
|
俗而不腻的暧昧感觉,配乐非常好 |
|
要不是有Mia就只有两星 |
|
6.5/10
每个人都沉湎于各自的幻想和回忆中 |
|
开头音乐很棒~里面的歌都挺好听~ |
|
+ 平原似乎能包容下被溢出去的思绪,坏想法在堆积下组成了结构的回环——它最终仍然被揭露为那蜿蜒的单面镜,尽管更希望能看到真正开放的感觉,但影片更愿意相信冥冥之中的轮回。 |
|
“Something Hidden”于《Exotica》,犹如“Twin Peaks theme”之于《Twin Peaks》 |
|
與色情無關!刻畫角色內心戲份很有重量,戲中多處都是暗喻手法,沒能全懂,但也有那麼一些微妙的共鳴。mia和配樂都很正點! |
|
xzd |
|
Egoyan第二部,一如既往的晦涩难懂,但至少剧情比看过的上一部《售后服务》清晰了许多,电影摄影中有个词叫丢包,这个导演就挺喜欢丢包,但他的丢包是结构上的,在文本层面和普通的电影没有多大区别,不会说听不懂的台词,也不会有很猎奇的场景,但就是非常晦涩,被一种神秘感牵制着,嗯,很后现代。这部比较像大卫林奇,ost不错,有异域情调。【7SinS/6.5GB/英字】 |
|
很早看过,记得不怎么情色 |
|
说实话没看懂。 |
|
独特的节奏和气质取胜。异域情调的配乐和置景映射的是人变化了的心境。那些遭遇让人脱离轨道,人们去Exotica寻欢,部分人却是寻找自我。影片对人的心理描写有着非常清晰的层层推进。确实会联想到柯南伯格。 |
|
B+/ 在观看的权力形成过程中,视线时而是单向的;但在看与被看的角力之外的心理影像,却往往是向时间前后双向流动。这种敞开让人物情感与记忆的流转变得极为茂盛而鲜活。但结尾似乎仍然缺少了一些更锐利的东西。 |
|
一个凝视深渊到逐渐清晰的经典伊戈扬视点,可惜人物的抉择都相对理想化,人物关系完全揭晓的一刻又是令人即刻察觉到加拿大文学的独有冷硬气质。 |
|
里面有首歌还不错 |
|
太棒了,一种低速率叙事与感官高频率变换之间的平衡,是更小微粒的因子在推动叙事,声音迷人。 |
|
19岁的女主还凑乎,无太多看点。但有露点。 |
|
#ICA #21985 长评-未响的枪如一柄重锤,笼中的鹦鹉无法飞行。故事蛮简单,但是讲故事的方式和切入点都非常好,整体的节奏也很好,不断的重复就仿佛那每天被泛起的痛苦记忆,而结尾的两处更是点睛之笔,未响起的枪做第一个重击,所有的一切都在此刻达成了和解,而紧接着就是结尾的第二处的“重击”。双男主的对照关系,几个女性角色间的互文补充。养鹦鹉,鹦鹉标本,笼中鹦鹉都感觉是有很强的指代性。长镜头非常多,空间叙事都很流畅。大量针对角色的推摄,单面镜的窥探感和侵入感非常强,单面镜后面的海关人员没收了走私的蛋,而这部电影就宛如这个俱乐部,而观众就如同女主口中的金主,导演则是为金主修建酒店的老板。光影和色彩也很有表达。大量的蒙太奇剪辑,对比音乐会和俱乐部指代也很明显。Leonard Cohen的声音实特殊。 |
|
竟然入选了Ebert的伟大电影? |
|
被低估的电影,不要被片名欺骗。影片结构缜密、基调独特、人物心理塑造和人物关系指代完美。 |
|
汉译者故意翻译了个有噱头的名字,其实电影的内核非常纯净且深刻,爱、友谊与治愈,看过这个电影再反身阅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友爱的思考会直观一些,另一方面现代电影的视野也有限,伊戈扬仅仅是伊戈扬 |
|
2012/7/11. |
|
无关情色 是对珍爱的不舍 也是最伤人的麻醉;重扫调色修复 |
|
完全没有看明白 |
|
”欲望的欲望“,每个角色都暗藏着丰富的潜台词。 |
|
这片子把我看吐了。。。不知道是片子本身太让人难受,还是中午吃坏了。 |
|
不知道想干什么 |
|
【补標】VCD看过,DVD收藏
【2021-6-8DVD影碟再看】 |
|
8.5/10。围绕一个脱衣舞厅展开的以男主为核心的多男多女的混乱多角关系(不止是恋情),主题是过往创伤与自我和解。影片运用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缓慢克制的剪辑/表演/叙事节奏、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等营造了忧伤迷幻的氛围(正如忧郁而颓唐的男主)。但:1、作为故事主导型电影本片叙事凌乱增大了观众对故事的代入难度(虽然这种凌乱也契合迷幻的影调),扣0.5;2、作为主情绪电影本片却使用群像叙事(问题同质于《河流》),但好在有绝对的主角,故扣0.5。 |
|
里面有一首好歌 |
|
9.0/10 杰作。伊戈杨这扇形叙事太强了,剧本完全是黑名单水准,布局全非技巧性,而是观念性的,结构元素的倒错不是障眼法,而是指向最后的宗教性高潮。主动对情色场域乃至情色本身的装配方式进行反向解构,终了对人物的抑制状态回以善意的出口。看伤了,Everybody Knows在脑中回荡着…… |
|
看mia!人家的19岁! |
|
6.5。以敘事遊戲分隔情感與肉身的關聯,繼而探索在不同肉體間復現同種純粹精神交流的可能。可惜過度依賴音樂和調色的迷幻氛圍營造得過於失敗。 |
|
竟然是阿托姆·伊戈扬导演:
|
|
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