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资料说这位女主是为了社会主义信仰,而非儿女私情。导演的改编明显拉低了现实人物的人格水平。 |
|
妖里妖气的译名是什么鬼!二战时一位女物理学家为避免核武器再次被使用,把核秘密泄露给苏联的真实历史故事,可惜对和平的辩解还欠缺一些历史深度。国有一老,如有一宝,丹奇奶奶真是国宝啊~ |
|
在布达佩斯一家艺术影院Művész ArtMozi看的英语原声匈语字幕,幸好上学期写了篇核武器的论文。匈译片名是A vörös ügynök(红色代理人)。故事原型Melita Norwood是一个真共产主义者,真间谍,真心想帮助苏联,而片子改编成起初拒绝政治干涉科学,后因受广岛核爆震惊,希望苏联与西方平等拥有核实力在制衡中减少核战争可能性,才尴尬“投敌”,此外“间谍”服务期也大大缩短……看完惊讶于片中女间谍演技这么弱、发挥的角色还如此重要,居然还能幸存这么多年,一张gay照的威力这么大吗,看来英国当年怕同性恋远甚于怕红色间谍…… |
|
她不是为了爱情叛国 而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啊 |
|
首先这个中译名太一言难尽了。有好多细节实际上是当初不少苏联间谍的困局,比如说同性恋怕被发现而受到威胁,女性因为被歧视而产生在男人眼皮底下盗取情报的补偿心理,当然最后造成间谍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问题。女主作为的原因嘛,其实我只想说曼哈顿计划那边也漏了,苏联的核武器研究也不是很缺英国这边的贡献。不过这个人物原型并不是剑桥毕业的,放到剑桥大概有借用剑桥间谍网背景的意思,害我没查背景时以为真的又是剑桥,还想着这都快成苏联间谍培训基地还能不能好了…… |
|
琼的一生,真是充满了波澜,可惜影片抓住了一句话,将其行为毫无意义地拔高,而缺乏对其心理进行深入的解剖。这是一个糊涂的女人,对情感比对政治更感兴趣,且陷入情感纠葛之后,智商就急速下降,失去其所有精明。而这一点恰恰为间谍机构所利用,本来美好的人生,却让她走得乱七八糟。她出卖情报,并非出于所谓高尚情感,仅仅只是感觉感情被背叛之后的报复。 |
|
这是个不要钱的间谍,也许老太太说的对,是她确保了足以导致人类毁灭的核武器只成为了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威慑力,从而确保了相对的和平 |
|
苏联科学家撤离中国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事。在进步与毁灭面前,“国家利益”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这是科学工作者的自我修养。 |
|
紧要的十字路口,是如何保住或抛去那些时刻,在一次次阅读中,聆听里获得的希冀,消磨于光影之中。留待二刷再作定夺。 |
|
爱情是春药,理想是毒药,世界上看似两件最美好的事情,一旦被政治权利利益所操控就是一种精神鸦片,欲罢不能,求生无门。 |
|
这部片子在imdb的评分平凡,不难猜测应该是电影提到共产和卖国等原因。老戏骨着实令人佩服,不是间谍,只是希望权威人士不要为了自己的贪婪去伤害万千的生命,战争没有国家之分,只有权利得到相互制衡 百姓才能获得和平。谢谢您了,间谍。人类的共通性永远大于各种族的差异,民族主义在人类二字面前不值一提。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和平。 |
|
我觉得英国这个国家拍的东西很令人深思啊,他们为什么老是拍一些看起来不赚钱的玩意…… |
|
乍看还以为是红雀的姐妹篇 |
|
结尾真是哭的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戏骨可以用皱纹的颤抖说话。奇葩中文译名不知道谁起的 |
|
背叛国家和背叛良心,哪个更重要?这个老太太值得尊重吗 |
|
电影片名总结一切。基本上英国所有关于原子弹的关键技术文件都被女主泄露给苏联了,通过电影可以看出其实她没有什么严肃的立场,泄密的原因更多的是爱人的洗脑。几十年后,她被英国政府发现间谍行为,不仅不悔过,反而觉得她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脑回路非常清奇。对于叛国行为,她一点儿也不纠结,她只纠结于两个男人之间。当年她绝对不知道核威慑的意义,所以老了之后说的理由明显就是编的。全世界人民都要感谢她泄密给苏联?笑话。 |
|
「I loved my country! Use your heart for once instead of your head.」「You are a traitor. → To what? To millions more dying? I was fighting for the living. I thought if both side had the same weapon could destroy each other then neither side will use it.」 |
|
朱迪·丹奇值得 |
|
开头不错,对Joan的刻画很好,结尾有点仓促 |
|
这个片名译得不如叫魑魅魍魉得了🤣 |
|
6.0/10 |
|
这个题材加这种双线叙事真的太吸引我了!全片的节奏流畅而紧凑,感情线纠葛但适度,还营造了一点小小的悬念,仿佛在看一部How I Met Your Father。对于这样的历史,我们或许只能述说和聆听故事,却没有什么资格去评判是非对错吧。 |
|
那个年代的女人真是太不容易了!!! |
|
真实的历史总是那么曲折、精彩、激烈。人类如今的命运,偶尔想想也许也只是阴错阳差的结果。PS:男主小伙儿像极了休叔年轻的时候,真有种穿越感。 |
|
努力想把自己粉饰的不无聊,但真的拍的很无聊...电视剧观感极强。海报也是骗人的,Dench奶奶完全是配角。 |
|
老太太演技赞了!这个间谍跟一般的间谍不一样 |
|
感慨氮气这样的老太到了这个年纪还有如此多丰富的角色可以演 对比内地那些优秀的老演员 她们真的被浪费的太多 |
|
老太太演得很好 但我觉得这个故事好单薄 有点飘 |
|
很不错的电影,很细腻,不知道为啥评分这么低 |
|
有点枯燥 |
|
任何人在事情发生的当下是没法看清楚的。
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圆润,所以它是真实的。 |
|
上世纪50年代,有一场大讨论,关于美国要不要发动一场“先发制人战争”,建立一个世界政府,重新垄断核武器的使用权。
博弈论之父、曼哈顿计划主要参与人诺依曼接受采访时曾说:“如果你问为什么明天不用原子弹去轰炸他们,我倒要问为什么不今天就去轰炸呢?如果你说今天5点去轰炸,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不是今天1点就去轰炸呢?”
美国英国都有人泄露核机密给苏联,巧的是这部电影和《曼哈顿计划》里泄密的动机都是为了形成对峙不战的僵局……也算一种和平吧。 |
|
囚徒困境讲得再通俗一点或许效果更好。核竞赛版How I Met Your Dad。夹私货:1. 俄共帅锅脸谱性渣男,滋油皿煮出轨已婚男脸谱性十佳好男人。2. 苏联当然没有核研究能力,全靠抄英国小纸条,感谢女主、感谢英国!3. 玛丽苏+白莲花:虽然乱递小纸条,虽然自作主张拿核弹对国际政治社会学实验,但最后你们不可以怪人家了啦,因为和平是我给你们带来的哟~ |
|
一个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全靠个人意气用事的人,结尾还强行反转,主旋律片,拍成这样,也够粗暴的 |
|
伟大的泄密者 |
|
纪录片 |
|
2019.08.11
还可以看看的啦,拍得蛮细腻的,只是感觉大家似乎都傻傻的。 |
|
“My little comrade” |
|
7/10整体还可以就是剧情是略显单薄,结尾缺乏升华 |
|
还行吧 |
|
3.5/5 |
|
怎么说呢,这应该是“活久见“电影!女科学家最后活到了93岁,就努力活努力替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中受波及的人类活。“science will get rid of politics and politician”但是每个科学家不应丧失良心和共建世界和平之心。 |
|
人不左倾枉少年,爱与信仰相纠连。
俊男辜负天真妹,上司徒惹婚外恋。
情郎闺蜜皆圈套,爱恨无关忠与叛。
小助理有大格局,核力平衡世界安。 |
|
你赢了,国家输了,世界和平了。(观众,还有人真信了?历史,还有人真干了!) |
|
画面好精致。 |
|
那段历史里,无论哪一方,都在用信仰去争取年轻人从事情报工作。。。现如今 只有金钱利益驱动了吧 |
|
自以为义的蠢人 |
|
动机改编得有点奇怪:为了实现军事制衡出卖情报也太天真了一点 真是身处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怎么可能会同情扔原子弹 |
|
看电影向来不太认演员或导演,这一次记下了Trevor Nunn这个名字,整部电影的调子爱不释手;Well,好在这回英语听力在线,没有被英腔过度迷惑,通篇总算跟了下来;虽然我厌恶第三者戏码,但是我愿为挚爱妥协,教授的选择,狠狠地打了现在好多人的脸,完美诠释一场叔组许多妹子憧憬着的爱情;关于和平这个课题,就不多说了,毕竟圆明园和圣母院都没有逃过键盘侠的口诛笔伐,又何况一个难以名状的决定? |
|
又是前一年TIFF起跑,后一年院线有点颁奖季的buzz;男权时代那个“隐形的女性”想要做更大的事情,年老之后的回望...只可惜这不像《贤妻》之于Glenn的独角戏,而是Judie为了新人抬轿的作品。所以两段部分的比例失调没能让质量更进一步。即使是依托史实,但精明一世的特工轻易和盘托出,听起来有些不够实际的“使命”,各方面都差了一些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