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过1的无趣,2的小惊喜,3再次回归“无聊”;以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复古”,主人公们仿佛回到了“原始人”时期,要不是有出现的现代文明“科技”,真感觉不到这像未来;动作场面稀少,“困兽之斗”虽有新鲜感但不够精彩…;剧情安排更是消耗我的耐心,要不是为了坚持而坚持,可能都不会看完吧? |
|
离开了飞车主题,正儿八经地讲起后启示录寓言来,后面变得像《七宝奇谋》这类儿童动作探险片了。从第一集阴暗惊悚的汽车复仇故事,发展到这集的bed time story,要不是片尾几段标志性飞车场面,看着真让人恍惚 |
|
这个系列除了造型设计与世界观还剩什么 |
|
这么好看,居然分这么低。乔治米勒这个系列不说别的,单是演员造型就很有想象力了。中间一段“造神"戏份感觉很讽刺但又很本质,大家感受到了吗? |
|
Mad Max中最弱的一部,场景、车辆、人设还是很够意思的,缺点在于不够火爆,这部甚至不是R级片。很难想象George Miller后来转型去拍宝贝小猪唛2和快乐大脚去了,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美国人的? |
|
完全不知道在讲啥 硬看看完 |
|
这注定是一部评价两极的电影,没有了疯狂的飙车党,也使之不再是一部公路电影,但导演设计的“桃花源”显然比飙车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道德观念崩塌的小镇与存留着人性的“桃花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桃花源”之人从造神到希望破灭,荒芜的未来里,文明的倒退与人的异化让人唏嘘不已。当他们企图走出闭塞的深坑时,却发现明日世界只是泡影,除了一望无际的沙海和丑陋的人性,世界已是空无一物。 |
|
2是开创性和纯粹的,那么3就在思想性和恶趣味上拔得头筹 大漠苍茫中小孩站在飞机残骸上的场景,沼气、萨克斯、能面具、启示神话、死斗等等。。。 |
|
这一集开始有钱砸在场面上了。Tina的女大佬气场浑然天成,各种有趣的人物,闪电擂台和铁路追逐的动作设计非常精彩。对人类末日的思考发人深省。 |
|
竟然变成了部儿童向的电影。开头的雷霆擂台和爆炸老大的对打超赞,但后面的沃克机长信徒的部分就感觉生生斩断了故事的脊柱。追车部分很厉害,全是真人特技拍的,4的飞车战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新传承。 |
|
bd-SiNNERS |
|
梅尔吉普森不是第一部里面的小瘦鸡子了,挺硬汉的,人狠话不多。整个系列又往前推进了,每一部都大大进化一步。这个世界越来越迷人。cult的成分也多一些。挺好看! |
|
三部里面情节最莫名其妙的,果然2是最棒的,所以米勒老头4里面也要翻拍2。Tina Turner是个惊喜,其实儿童王国那里还是可以挖出一些隐喻来的,但是处理的太粗糙了。 |
|
马克思漫游未来荒蛮世界。除了有崇尚暴力的巴特镇,还有象征希望的「新世界」(由一群天真到令人厌恶的孩子们组成,本身设定很情怀婊)。MAX被太过矫饰地带上了「救世主」帽子,其实他在第二部只为了一点汽油,本部仅为了追自己的驼队和汽车。 |
|
这一集狂想成分更足,后末世世界的设定多有着墨,猪之城,广袤的沙漠,倒有点子《鼹鼠》的味道,原始主义的服装设计,一开始虽然铁笼角斗很有创意,但总觉得缺点什么,直到最后火车头赛车开始,熟悉的味道来了! |
|
废土和车两大元素,全然侧重前者固然拓宽了系列内核上升到文明失落与传承,但后者才是精华,因而每次重温到这部就略鸡肋,还是想多看看Max但又不那么好看。娃娃军支离破碎以讹传讹的澳音蛮用心的 |
|
完全失败的类型化尝试。乔治·米勒一方面想拓展工业文明破败后的世界景观,同时也想讲述新世代的希望萌芽,上一秒还在筋肉大佬遍地的钢铁斗兽场里拼个你死我活,下一秒就成了黄沙万里原始文明中的孩子王,虽然最后力图用代表性的飞车追逐来重整调性,但此时的观众的耐心早已经被儿童话剧一般的启示录桥段消磨殆尽,救不回来。另一大败笔则在于造型风格的不统一,艺伎面具、能面纹身、侏儒与巨人(魔幻气质)、原始部落兽皮树叶、猪粪加工厂、古罗马式铁网罩角斗场这一锅大杂烩满满当当,简直就是乱来,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文明崩坏后的再融合,但是实际效果确实糟心。前两部当中那种残暴与凶猛的末日气质完全消失不见,硬塞进去的儿童话剧启示录七吵烂喊,剧作的割裂感太过明显,欣赏不来。不过本作倒是为多年后石破天惊的第四部找到了最原始的剧作模型。 |
|
第三部故事架构展开最大,虽然略显空洞,但是却将那个荒凉的末世真切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
|
世界观再度拓展之后居然拍成了个全年龄向,真是有点失望;蒂娜·特纳真有范。 |
|
失败的拓展尝试 |
|
能看出熟悉的梅尔的样子了~服装暴露度好高~全是少年的那个飞机部落为啥里面没有成年人呢?我感觉还是拖沓了一些。 |
|
故事性要比上一部差许多,动作场面也有大幅度的缩水,不过倒是增加了几分末世感,但整体上还是太消磨人的耐性。 |
|
前一个小时仿佛什么都没讲,“忘了疯狂”的麦克斯,结尾黄沙中残留的城市才道出一直想拓展的世界;吉布森那种纯真的眼神,再难在其他演员中见到,正如此才让那句“Goodbye,soldier”充满期待; |
|
给最后的铁道大追逐和结局加一星。 |
|
末日,环保,唉,人类。 |
|
第一部是MAX崛起,第二部是启示录,这部纯是想卖弄一点人文关怀却意外成了儿童片。。。 |
|
沙漠追逐戏算是第四部的预演了。 |
|
典型烂片 |
|
服化道太经典了,剧情也很可以看下去。Bartertown和世外桃源那里非常像成长小说,从来没有见识过现实的孩子渴望冒险/危险,和已然见识过现实并深感失望的Max之间的冲突很有感染力,他知道天真在dog-eat-dog world里存活不了一分钟。 |
|
2013-026 |
|
挺无聊的 |
|
系列的异类,不那么疯狂还挺温情的麦克斯,滑向喜剧的后半段反倒更有意思。黑胶那段有点动人,结尾蛮好。 |
|
7,疯狂的麦克斯是一个制作不断升级的系列,到了这一部其实完全从一个独立B级片变成了正统的商业类型片了。当然乔治米勒个人的废土美学还是基本都保留了下来,蛮荒小镇和失落文明两条线都有一定趣味性。最后的追车高潮戏不如前一部,不过改装车的造型是越来越炫酷了,奶牛斑点造型改装车很亮眼,主角团队开的还是火车,脑洞真的可以。 |
|
梅尔·吉布森的“威廉·华莱士造型”真让人出戏,留什么长发嘛;Thunderdome挺刺激的,但总体上比前两部“文明”太多了;乔治·米勒不是个有趣的人 |
|
感觉都挺平庸的,前三部,这一部不抢油了,开始抢小矮子了。 |
|
1.继续拓宽世界格局和背景设定;2.反战思想;3.最后的追车戏依旧相当给力。 |
|
尝试扩充世界观,前面有点科幻味,中间开始变成儿童冒险片了,而且剧情转折都很生硬,比如Max突然就让部落人救走、最后又莫名其妙选择去救侏儒、最后女皇又突然放过Max,剧本乱七八糟的,目前看过的系列最差作品。
ps:这集的飞行员和上集是一个演员扮演不同角色,但是因为都会开飞行器,开头我还以为他是没认出Max才抢劫他的。 |
|
;1 整体与前两部 不是一个风格的了 儿童片倒不至于 我想应该是想在末世留点光 精神的世外桃源更珍贵。2 故事后期 其实是没有知识他们就只是稀里糊涂的活着,,出去看一眼 多少心里有点数就够了,,。 |
|
这变成另一个故事了,MAX系里里的异类 |
|
先是高仿“用心棒”,改飙车为格斗动作。中途遇上莫明其妙地遇到孩子国,开始低龄化胡编乱造。最后转为“将军号“火车大逃亡,果然还是飙车戏最擅长。 |
|
比起第二部来,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元素,看来是偏重于商业化,有种“夺宝奇兵”的感觉,追车戏依旧很爽,废土风越发成熟,不过还好导演在片尾增添了一段旁白,深化了一下主题。 |
|
飞车戏依旧爽 |
|
动作指导跟道具设计真是碉堡,另,居然看到“咆哮母狮”Tina Turner,还是女主的戏份,这才有一种“真是老片”的感觉,主题曲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很赞。另,第三部里MEL的脸部轮廓终于跟后面的片子对上号了,前面还真是没长开的嫩青葱! |
|
反乌托邦,又臭又长 |
|
有点套路第二部,并没有什么特别创新,总给一种导演一直在一招鲜,总是大车撞死人,最后20分钟精彩刺激的飙车搏命
不过还是有些亮点后面被无数借鉴,比如鸟笼里的决斗,最后挂在车上的反派杂技躲障碍物,很多搞笑片都有找这部分
说是科幻片,但其实只是设定上,社会结构上有一种倒退到了奴隶社会的即视感,那个pk台也非常古罗马斗兽场。小孩子们所在的山谷这不是欧美版桃花源记吗?不过这群小屁孩更想去外面的世界
这一部成为全龄段商业片,所以相较于第一二部轻口很多了。哲思的部分点到为止,一个人的英雄主义到大集体的历史文化传承
男主真的很开挂,女反派抓住了啥也不干就放了,他可是干掉你很多人啊,太让人费解了 |
|
麦克斯变成他娘的孩子王了,闹心。 |
|
借鉴了夺宝奇兵的A、B故事线模式,暴力程度为了商业有所下降。 |
|
第三部更适合全球市场了
说有夺宝奇兵那味诶
女反派有魅力的 |
|
开头的歌曲和俯视的镜头都非常不错。整体风格又变了。 |
|
梅尔吉布森时期的完结之作,当时的考量大概是这条世界线很难编辑下去,谁又能知晓在1990年代初逐渐过气的概念,在21世纪重新被复活和被追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