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芭比·珍妮 Bobbi Jene (2017)

    最近更新: 2025-04-11 中字
    • 主演:Bobbi Jean Smith / Or Schraiber
    • 导演:Elvira Lind (Elvira Lind)
    • 编剧:$$$Maja Jul Larsen (script consultant)
    • 分类:考驾照
    • 地区:美国
    • 年份:2017
    • 更新:04.11
    • TAG:纪录片,舞蹈,美国,舞者,以色列,艺术,2017,女性,剧情,爱情
    • 别名:裸舞芭比(台)@@@裸命舞姬
    • 片长/单集:95分钟
    • 豆瓣评分 6.5 (163票)
    • IMDB评分 6.3 (505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61%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52
    • TMDB评分 6.60 (热度:3.35)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美国电影《裸命舞姬》的免费在线观看,《裸命舞姬》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剧情,爱情,纪录片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6.5分,有112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在著名的以色列巴希瓦现代舞团工作十年并已成名之后,美国舞者芭比•珍妮•史密斯做了人生中慎重的抉择,回到美国发展。
      然而,在这里建立的深厚情感令她难以割舍。她不得不离开朝夕相处的导师、编舞师以及挚爱,回到家乡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导演埃尔韦拉•林德原始本真的、亲密的拍摄方式为现代舞的表达找到了出口,显现出做抉择时各种心境杂糅在一起的情感困境。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Bobbi.Jene.2017.WEB-DL.1080p.X264 详情
      Bobbi.Jene.2017.WEB-DL.1080p.X26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Bobbi.Jene.2017.1080p.WEBRip.x265-RARBG 详情
      Bobbi.Jene.2017.1080p.WEBRip.x265-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Bobbi.Jene.2017.WEB-DL.1080p.X264 详情
      Bobbi.Jene.2017.WEB-DL.1080p.X26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Bobbi.Jene.2017.1080p.WEBRip.x264-RARBG 详情
      Bobbi.Jene.2017.1080p.WEBRip.x264-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Bobbi.Jene.2017.1080p.NF.WEBRip.DD5.1.x264-OMiCRON 详情
      Bobbi.Jene.2017.1080p.NF.WEBRip.DD5.1.x264-OMiCRON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Bobbi Jene 2017 1080p WEBRip DD 5.1 x264 [MW][1.78 GB] 详情
      Bobbi Jene 2017 1080p WEBRip DD 5.1 x264 [MW][1.78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Bobbi Jene 2017 720p NF WEBRip DD5.1 x264-OMiCRON[1.89GB ] 详情
      Bobbi Jene 2017 720p NF WEBRip DD5.1 x264-OMiCRON[1.89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芭比·珍妮.Bobbi.Jene.2017.1080p.1080p.WEB-DL.X264 (2.09 GB)
      芭比·珍妮.Bobbi.Jene.2017.1080p.1080p.WEB-DL.X264 (2.09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告別深愛男友,舞者波比珍史密夫毅然離開效力十年的國際著名以色列巴舒化舞團,回歸祖家美國重新開始,只為編出屬於自己的舞蹈和人生。導演艾維拉蓮追蹤兩年,將她與知名編舞家奧哈納哈林的知遇啟蒙、與舞蹈員男友的赤誠愛戀、與母親朋友的坦白交心一一細現。史密夫赤裸與自己的靈魂獨舞,將對生命的熱情與對藝術的執着,燃燒成激烈躁動的肢體語言,呈現深沉孤獨感、對愛與慾的渴望。打破性別禁忌,忠於自我,堅持「去到那無力隱藏自己的境地」,引領觀眾進入一個自我發現的旅程,激動人心又發人深省。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6.8 IMDB 5.9 高清
      DAU. Nora Mother
      2020
      剧情片
      俄罗斯

      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让我由衷称赞的DAU,触动自己的终究还是那些脱离于这个创作体系建立下的先行思维局限之外的东西啊。当逐渐习惯观看挖掘,这个“世界”或许会瓦解成一个个它曾试图去颠覆改变的存在,起码就电影这个“狭小”的层面,它可能正在进行重组进而实在起来。
      • DAU的根本问题还不在于它事先宣扬的一整套观影使用手册产生的外包装效应,更在于它实质上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指导下的僵尸回魂式空洞体验,即把影像中的表演和调度与一套固定而无可辩驳的意识形态论断硬性绑定,并在其中塞入模式化带着编码器运作规律的情感记忆程式来煽动的感官刺激,好像用震动棒自慰,似乎是到了高潮,但因为震动频率是机械固定的,导致快感成为了规律性电动频率(意识形态论断)的外化感官结果,差别仅仅在于换个频率快感变换一级而已。它缺乏的本质上是人在镜头前细腻而变化无穷的姿态,犹如我们在侯孝贤《南国》《海上花》中看到的那些。说到底,是镜头后面的影像制造者用价值观抽空了情状的弥散过程而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思想灌输姿态所致。如果说21世纪的意识形态所钳制制造的伪自然主义假象,DAU倒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标本。
      • 影片最后长达40分钟的母女对手戏太强大了,情绪反反复复涌上来,直要压倒观众。母亲是平静水面投入的石子。疑惑着,反复问着,我需要帮你什么,我什么都帮不了你,我能做什么?女儿焦虑、崩溃、哭泣、愤怒、歇斯底里,尽情的释放着在牢笼中挤压、压缩的个人情绪。最后,女儿驻足窗边,却言说出了更多真实的信息。//dau系列三部下来,dau更像一个游魂,是故事的触发者,更是被人反复提及的“概念”,它更像苏维埃社会主义,高悬在那里,直到触地碎裂。//提及,电影剪辑Hoping Chen,陈合平是来自台湾,现居于伦敦的优秀女剪辑师,曾参与陈哲艺导演《爸妈不在家》的制作。
      • 4.5 仍然是一个周边故事,但现在意识到,也许整个DAU就是把Dau挖空之后剩下的那部分。苏联/俄罗斯/乌克兰真的太冷了,你没有办法出门转悠,只能坐在家里谈人生,谈男人,谈你有限人际关系里的全部爱恨。但是又有多少电影,能以这种无限自然流畅丰富真实的方式谈到这种抽筋扒皮、又好笑又可悲,期间无数次缠绕撕扯直至相互转换角色的地步?你被自然囚禁在屋子里,被生活囚禁在屋子里,被DAU囚禁在屋子里,但最终是你们自己囚禁了自己。P.S. 说到底还是Dau比较狠,一句话把丈母娘干哭 P.S.S. 大陀螺真的很三姐妹了
      • 3.5 比《娜塔莎》里的表演自然许多,起承转合也更顺更好些,仅在一个房间中讲清人生的被困状态,如果非要和《让娜·迪尔曼》攀扯点关系的话可能这部更适合吧。但依旧get不到这个系列除了拍摄过程外,结果到底在哪有革新性。片中这份互爱互害母女关系、丧夫式婚姻关系,都显得是如此多见、平庸、单薄且欠缺变化,信息大量依赖台词直给,味同嚼蜡。
      • 目前看过娜塔莎和这一部,真的太喜欢了。把女性的在家庭中的挣扎呈现的太真实、自然了。母亲被抛弃的遗毒有多绵长和深远,看看她对女儿的伤害就可以看到了。女性跳出坑吧,别被男人设定的议程控制了,千年了,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俄罗斯、中国、韩国,看看这对母女的对话,大家都一样啊,过着了无生机的日子。
      • 看的时候在想这估计是真母女,结尾credits印证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过于真实」……DAU后面还有怎样的「真实」? PS. 看来并不是每一部都那么重口味。
      •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冲突是抹去的,在文本、镜头之外的。一整段对话不同机位的不断拷问让人惊叹。契诃夫式婚姻生活琐碎的苏联再现,言语的暴力和冷暴力不亚于暴力本身。
      • 当《娜塔莎》和《退变》之中严酷的意识形态被《诺拉与母亲》中的“家庭”所抵挡,它所面对的则是安东尼奥尼式空间内的伯格曼的冲突。“母亲”的进入伴随着“狗”与“烛台蜡烛”作为强度的指示物。而这种关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DAU宇宙中的一个旧有的力,《娜塔莎》中两个女人之间被性,意识形态与他者闯入所化解的关系被一种母/女关系的主导/从属而现身,它变动着,在40分钟的“对话高潮”中,承受着日常生活的尖锐敌意。不同于伯格曼的面部剧场,想要感知《诺拉》的面孔很难,即使是诺拉的反抗也必将发生于音轨。“母亲”的声音在女儿主导的视觉画面之下不断夺取主导权,最终将画面化约一个凝视。《诺拉与母亲》一反另两部作品无区分的动物冲动,家庭辖域在十字架般的桌子旁逐渐分化,女儿的屈服与退化,成为母亲世界结构之中的一个空缺。
      • 研究所是困境,婚姻同样也是困境,家庭,母女关系,困境中的困境。苏联人不是因为喜欢长镜头,而是他们认为人眼看到的就是长镜头,那么
      • 台词写的是真好,很像是契诃夫戏剧片段,作为单独一集稍微有点简单。
      • Dau系列放出的第3部也是整个系列第3部,Dau本人终于有戏份了(虽说基本还是缺位……)。顺序很重要,这一部的“前提”是[退变](第2部-No.14)里车祸后生活不能自理的Dau。跟[娜塔莎]的结构有点像,独立成篇感觉单薄了些,又过分舞台剧化,只能依靠系列整体获得加分。不过这种互相折磨的不良亲子关系还是写得挺深入的。这种爱恨交缠又厌弃又依恋的状态,加上这种怀疑、愤怒、崩溃又自我说服的过程,到还真是可以往家国寓言那个方向解读(看看[春潮]吧)……
      • DAU较比《柔情史》进步的一点是,标题。这部作品的野心显然不在于试图用「柔情」来说「史」,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空间上。DAU是整个系列的大括号,其内部才是真正的标题。因此影片讲述的是两个被束缚在同一语境里的女性,即两个被囚困在极端理性空间里的感性个体。我们都知道《诺拉与母亲》是彼此相爱的,但她们就是不能在一个纯粹的感性空间达成共识。根源在于,二者的语境是互相排斥的。批评这部剧的声音主要来自「直男」逻辑,即理性思维。而这种父权逻辑恰恰被放在了母亲这个角色身上:这位母亲显然是一个受害者,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施害者。这也是《娜塔莎》的悲剧性所在:这些活在集权统治下的女性试图用男性思维去操纵和支配女性思维。而感性空间在DAU语境里是彻彻底底的本能。所以争吵到了最后,爱还是从亲密关系和《日常对话》里诞生了呀。
      • Dau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陀式的女性形象,母亲的到来点燃了诺拉自我存在意识的火苗,而窗外的寒冬又是如此彻骨。在这一伟大的实验中——苏联,无论是谁,广场上堆起来的一个个坟一样的雪堆便象征着他们的坟墓,即使是Dau的妻子,也无法逃离高墙……脱掉前两部的震惊之后,这一部非常文学化地将上层人的内心纠葛和宿命感表现了出来。
      • Dau的老婆和岳母之间经历了一场微型的存在主义危机,好像关于女性的hysteria,也好像关于更多。说白了整个系列还是关于体制吃人,但这种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都没法分析和觉察。Dau第三集追完。
      • 其实观感更像一部舞台剧,像个微缩版的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夫,真真假假,爱比死更冷.
      • 关在房间里聊仅有的人生//母女关系与夫妻关系都糟糕 谈不上爱不爱只是熬不熬得下去//最后一段关于自身愚蠢的独白段落 女人看上去歇斯底里精疲力尽 她所说的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精神操控 本可以更有力量但太直白了//或许这个系列有趣之处只在那些小范围脱离脚本的真实
      • /DAU.movie/ 琐琐碎碎,零零散散,母亲的来访,两性的关系,你是女儿也是母亲。(放到片尾credit处发现饰演母亲的Lydia去世了...dau这个项目真的,让人五味杂陈)
      • 3.5。
      • 经历过《娜塔莎》和《退变》之后,我们早已发觉“表演”并非DAU意图探索的重点,导演也并无任何调遣演员身体逾越理性从而不自主“引述”自身真实经验的天赋,因而将每一集都有意识地拉入一个特定语境才是观看DAU的正确方式。前两集中昭布于世的政治意涵在此被合理地收束住,化为更内敛、更隐性的意识形态幽灵,扰困着视野狭窄的女性个体。母女的对话被设计地表象、封闭,因而“实验”的剥削性质无法侵入演员,也就不能够形成有效的伦理指控,观看变得更简单,这之于DAU是缺憾也是自救。主体部分,PC形容像是契科夫的戏剧,我同意。
    • 豆瓣 5.3 IMDB 4.0 正片
      Free the Nipple
      2014
      剧情片
      美国

      胸部解放运动

      Free the Nipp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果然最扭捏那个是最美的
      • 加油,我全力支持
      • 算是一个标准的社会运动教学片,有些胡逼有些残酷,但是这类活动在现在还是很多人反对嘲讽,就别说这种稍微罕见的,最常见的争取大众权利的都是一样
      • 有个性,音乐酷
    • IMDB 5.0 正片
      Flesh Memory
      2018
      考驾照
      法国

      肉体记忆

      Flesh Memor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好无聊,女主拉屎,擦屁股也要对着镜头直播
      • 短短一个小时,没有任何冗余的段落。作为人物类纪录片,其方法简直完美
      • 肉体记忆
      • 一个抗癌成功的单亲妈妈,如今的职业是做肉体直播。没多大意思,不惜看吧。
      • 直播界的纪录片
      • 香港有个拍片挣学费的女生,不必这个女主励志多了?
      • @2019-07-29 23:58:53
      • 无聊的纪录片,一个抗癌成功的情色女主播的日常。
      • 太压抑了...
      • 4分。做直播的单亲妈妈的日常,纪录片只聚焦了这一个人物,平淡,太平淡。只有说到发现癌症以及治愈和争夺儿子抚养权的官司的时候有一点点起伏。
      • 过于私人化的纪录 让影片有种粘稠 沉滞的 感觉
      • 这美国网红跟“乔奶奶”也差不多,纪录片是另一场直播。
      • 其实女主并没有很惨,从她住的公寓,她跟朋友的聊天当中可以看出,她还是挺多人关心的,她的整体精神状态不算高涨但不算坏到贴着地底。拍这个纪录片只是为了钱和名利吧!假设后面世纪的人看到了,估计只会觉得她还是很幸福的。(我假设后世的人只会更孤独更感到无聊)
      • 一股悲凉
      • 没意思,可能我看不出来内涵!
    • 豆瓣 8.2 IMDB 5.8 正片
      医生
      2006
      考驾照
      中国台湾

      医生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5。
      • 看过的最有力的纪录片之一(无论内容题材还是形式)。可作为大陆独立纪录片的教材。探索戏剧化事件背后的、情绪渐渐缓和后的,生命的神秘与悲哀。导演曾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实验电影,以高超但又不牵强的技巧使得叙事和情绪都慢慢累积到一定临界点,又不动声色地释放。纪录片美学,可以不仅是朴素粗糙
      • 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他用救别人的孩子来弥补自己孩子的失去,最后却得到同样的结果。直面死亡,是一生的课题。
      • “昱”是太阳升起,2019年,钟孟宏拍出了《阳光普照》。隔着二十多年的岁月,两个早慧自戕的少年遥遥相望。
      • 男孩太特别了 特别到让人觉得他的离去并不一定是件悲伤的事 that's what he wants. ps原来《第四张画》里的jj是从这儿来的
      • 观影抑郁期,看过留脚印
      • 从《第四张画》中的小鸡鸡画作追到了这个不错的纪录片。
      • TAT....
      • 在佛罗里达的黄昏降临前戛然而止,巴赫的平均律忽然响起,抬头问苍天。
      • 情节的惊人让人怀疑这真的是纪录片吗?真的没有创作者的干扰吗?
      • 不解:对于昱和对死亡之物的迷恋,以及他对death experience的渴求。找资料时看见温医师说,镜头中自己冷静的阐述都是重复过三五遍得来的成果,否则全片的访谈都会被泪水淹没,涉及到纪录片拍摄伦理的问题。播放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075652
      • 的确有句子在两个故事中间磨出来
      • 孩童时代思想是最发散的,这也让昱和的死成了谜。《第四幅画》里好朋友的特征原来还有现实意义。
      • 救得了别人的孩子,却救不了自己的孩子,对一个医生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在平静的日常生活里去追寻那一点点被隐去的混沌又模糊的伤心往事,努力拼凑出一个完整的面貌。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为何离去,就像你不知道这竟是结局。
      • 很难想象导演10年后拍出了《一路顺风》。
      • 前半部分從職業日常(病患的到來)到後半段娓娓道出醫生已逝長子生前不為而知的另一面,本該是讓人感到既煽情又傷痛的主題在鍾孟宏的發揮之下有了一絲人生無常的瀰漫氣息,也從此作開始就有鍾導劇情片中含有的作者印記也隱隱地發散出來。
      • 有个性的导演拍起纪录片来辨识度还是这么高,列入最震撼我的纪录片前三!钟孟宏导演要坚持下去的话,一定比蔡明亮更会拍月亮。
      • 钟孟宏拍的纪录片
      • 論如何對待生命。
      • 原来钟孟宏导演的处女作竟然这么无聊。这拍得纪录片不像纪录片,剧情片不像剧情片的。
    • 豆瓣 7.7 IMDB 7.2 HD中字
      Meeting Gorbachev
      2018
      纪录片
      英国

      会见戈尔巴乔夫

      Meeting Gorbachev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台北金马影展】对坐访谈录像配合历史画面,勾勒出戈尔巴乔夫的一生。面对幽默而健谈的戈氏,赫尔佐格完全陷入迷弟模式,而戈氏也主观地猛烈抨击那些政敌。有意思的是,很多中国人俄罗斯人反感葬送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但欧美很多外交官和政客却对他实干兴邦的务实态度(拒绝签字作秀这件小事就能看出),及对削减核武器结束冷战发展和平的贡献赞赏有加。三场葬礼暴露荷索的严肃恶趣味,悼念亡妻、重返故地遇到盲眼婶婶的画面看得泪目,荷索伤口撒盐真是一把好手。三星半
      • 就算是大人物面对大历史还是有些无能为力。镜头面前的戈尔巴乔夫更像一个孤家“寡人”。另外,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去审视苏联的解体。它真的是一场胜利吗(至少对于部分美国人和西方人来说)?如果当时《新联盟条约》真的签订了又会怎么样呢?既然有人能拍戈尔巴乔夫,我更期待有导演能够将苏联解体后的15位初代后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拍出来……
      • 基本是流水地分阶段回顾历史现场,因荷索将戈尔巴乔夫视作悲剧英雄,整部影片便也温柔又怜悯。问及戈将来要留什么作墓志铭,戈说什么都不要,但此刻想引用别人那见到的:我试过了。
      • 赫尔佐格有几个问题问得简直太鲁豫了 @SFF2019
      • One would've expected Herzog to be more critical or visionary, but there mostly is the sympathy for the defeated.
      • 拼贴历史素材简明扼要又有趣,尤其八十年代苏联三个老化石的上台…相比之下戈尔巴乔夫的访问没那么有看头,老政客的语言真的滴水不漏,赫尔佐格气势上也落了下风
      • 巴尔戈乔夫是充满了“人情味”的领导人,如结尾前对妻子的缅怀,可以作为一个高度评价或充满敬意的政治家或是朋友,但这种所带有的善良的软弱性,才是政治生涯终结的原因;荷索主观意愿造就的思考,也是戈尔巴乔夫的魅力在于:推进历史的“失败者”,会谈中却感受到是他的人性魅力。
      • 莫斯科电影节闭幕,特殊场景,十分感慨。看起来是追忆那个“We tried"的射手年代,内核是对现世的诸多不满……
      • 童年熟悉的新闻人物,头顶有个地图的男人,现在采访他可能已经太晚了垂垂老矣,他是罪人还是功臣不同角度看肯定大不相同,对于苏联如此快速解体感觉他也不想多说,他表达的意见是我希望推动民主,但急于让事情推进的人们想要借此把握的并不是民主而是在变局中先抓到手的权力。给自己的墓志铭,大约是:我试过了。荷索作为德国人,毫不掩饰对他认为让东西德得以合并的恩人的喜爱之情。
      • 不知停下來為何物的高產電影大師,如今來到戈巴契夫面前,變作一位小迷弟,散發出難得的溫柔與同情,幾幕場面催人熱淚,三次領導人的葬禮處理得很黑色幽默。這部紀錄片或許欠缺荷索以往犀利的個人觀點,不過爬梳蘇聯解體前後的社會面相,可謂由淺入深、整理詳實的戈巴契夫入門指南。
      • 阅读苏联对于了解我们自身这个国家陈旧的血液非常重要,而戈尔巴乔夫正是那把活着的钥匙。是历史造就了戈尔巴乔夫,也是戈尔巴乔夫造就了历史。他还活着,就证明我们的记忆离那些看似远去的历史并不遥远。
      • 残酷政治里的孤独傻白甜。
      • 比政治议题更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的饱含深情。戈巴不管遭受多少挫折,至少有着家人的陪伴。
      • 危急时刻追溯后冷战起源,回收共同家园梦想。无论其他,太好看了。老爷子真会讲故事,炸弹已经炸完三十年,还是能让人为了桌子底下的改革紧张焦虑。是哈姆雷特式悲剧:如果戈尔巴乔夫不是一个崇尚民主的君子,也许就不会在军政面前不堪一击,他和欧洲也许是另一种命运。
      • 7/10 A Herzog film at Werner Herzog Theater with Herzog in person
      •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不懂得合作与裁军重要性的人,不应该搞政治。戈氏的确是伟人。不像某些人,我不认为他的人生是一个悲剧,恰恰相反,他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是当时一批伟大政治家的代表。反观现在,环顾全球,有几人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也就默克尔了吧。至于中美俄,请读上面第一句话。哦对了,普帝竟然出现在戈氏夫人葬礼上,让人瞠目。
      • 有人把他视作英雄,有人把他视作叛徒,有人把他视为推动历史发展还权于民的重要人物,有人把他视为壮志未酬甚至是一败涂地的失败政客。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的某些思想和理性的做法,对如今似乎部分回到当年冷战状态的国际局势仍颇具参考价值!
      • HKIFF. 历史就像一场游戏,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挽歌。“We Tried. ” 本片的素材编纂很有一套,观众缘极好。
      • 其实是为了听荷式旁白(咳(在线:https://www.meetinggorbachev.film/buy/
      • 看不出来是他了
    • 豆瓣 7.9 IMDB 7.4 HD中字
      Bergman — ett år, ett liv
      2018
      剧情片
      瑞典,挪威

      伯格曼:人生中的那一年-纪录片

      Bergman — ett år, ett liv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乱七八糟的剪辑,最后强行煽情……
      • 太过旁观者视角了,然而他就是那样可爱,薄情却投入,不安,焦虑,病态,偏执,工作狂。固然如此,谁也比不上他。
      • 伯格曼不吃蔬菜,每天午饭就是喝点酸奶同时严重胃溃疡,最终却高寿。想知道他的长寿秘诀
      • 伯格曼让我知道一个焦虑的不吃安眠药的胃病患者也可以当一个长寿的工作狂,加油活下去,奥利给!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