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暗指港人身份认同的焦虑。失忆背后是身份、来历的未解之谜以及巨大的阴谋论,这种悬念的铺设在成龙电影里独具一格。非洲野人一段很好看,只是主剧情线略显儿戏,CIA的正邪两派都出奇的弱。日籍洋妞法拉美穗唯一一次触电,演技实在不好。鹿特丹30层高楼滑下,是最疯狂和刺激的镜头 |
|
大厦上的信仰一跃,当时的成龙已经43岁,无论他有多少花边新闻,我相信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人还是会尊称他一声 大哥 |
|
成龙就是能做到你随时调到这部电影都能认真轻松的看下去。别说什么没有突破越来越差的话。即便是新作。也依然无法被很多人赶超。 |
|
我現在只記得他當時站在屋頂上喊“who am I ~!” |
|
6/10。重温。爆炸狂陈木胜一开场就设计了陨石碎片爆炸的场景,带着陨石标本在荒漠中驱车的矿工不慎颠簸,整个越野车化为橘红色的蘑菇云,甚至以科学家实验失败造成城市供电短路,工厂爆炸时大批员工逃离和医院车库火花四溅的特效镜头吸引眼球,简直为了爆炸而爆炸,剧情因为场面的花俏包装而脱节得厉害,前期非洲部落风格的送行仪式充满了文明猎奇,后期窄巷飙车、高空坠车和大厦顶端的打斗,又完全是另一种景观、状态和身份悬念。觉得最佳看点是成龙慌乱地穿荷兰鞋和坏人对打,逃跑时不忘回踩对方的脚、用脚尖踢坏人的屁股,掉下接住的白狗舔他的画面也温暖有趣。许多评论都注意到成龙跑上一处建筑物高处、呼喊‘‘我是谁’’的表现香港身份迷茫的片段,最终无路可逃的坏上司和成龙丢掉光盘的举动,也成为身份回归后惩罚殖民罪恶和维护心中正义的情感。 |
|
boring |
|
成龙经典之作。 |
|
我是谁?很多人在迷失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在这部动作十足的电影中却表达了如此这般的一个人生哲思问题,而且表达的也很到位,商业味道和人性的完美结合 |
|
好莱坞众多导演在多年后拜访成龙问到,大厦上那一跃的镜头是怎么拍摄的,中国当年就已经具备这样的拍摄水平了吗?
成龙回答:就是摄像机架好,然后跳呀。 |
|
可能是我跟父亲至今为止唯一一部在电影院一起看过的电影... |
|
这部片子我觉得挺好的啊,为啥人们都说不好,囧 |
|
看成龙电影真是视觉上的享受。虽然故事依旧简单,但他的动作还是让人目瞪口呆。可能前半段略显乏味,节奏也有些糟糕,但后半段却彻底掰回局势,末尾的高空戏更是着实让人捏了把汗,几个超级危险的高空镜头也是吓了我一大跳;原来《碟中谍3》玩的也是成龙玩剩的,还没人家大胆。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啊 |
|
认为是在潇湘电影频道看到重播最多的成龙经典作了,外婆也爱看,一起笑,我还给她讲解剧情,想您了,妹妹也念起你 2020.10.25 |
|
第一次看印象不深,第二次看蛮好看的(108分钟原声版),剧情很有意思,算是成龙的动作喜剧经典。此片动作戏密集,差不多2/3都在打,动作喜剧效果出彩,成龙超常发挥,剧本以及拍摄场景都很国际化,99%的演员都是外国人,片中二位美女也挺不错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楼一跳被世界吉尼斯纪录列为影史上最危险的镜头。此片与李连杰《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同属一个(基本)剧本。同年成龙拍摄了好莱坞为他量身打造的第一部电影《尖峰时刻》。 |
|
那时候超喜欢成龙的电影,虽然在当时电影票价格是蛮贵的,还是上电影院观看呢! |
|
成龙大哥的功夫喜剧伴随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 |
|
1998年,顶级大制作的范式,气势恢弘同时充满有趣的细节设计,鹿特丹大楼一场也值得载入影史。 |
|
周华健做的配乐有几段好让人想起阿基拉,可能采样了非洲民族音乐元素的缘故!? |
|
为了看《谍影重重》,又补刷之后来补标。成龙非常经典的作品,小时候在电视台被播放过无数次。本片在表达深层次母题的情况下,又是节奏明快的商业喜剧片,完成度非常之高。而且武打动作超级精彩,也有非常多的高光时刻,那高楼的纵身一跃就值得成龙称王封神一辈子。很多人把成龙定位为动作明星,只记住了他的花边新闻,但其实他是被低估的电影艺术家,他对于电影艺术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也称得起所获的所有荣誉,世界电影叫他一声“大哥”理所应当。 |
|
这部的动作特技是真的炫,包括取景(丛林、沙漠、高楼)、场面(飙车、枪战、海陆空三方围剿)同样也是大气恢宏,感受到剧组熊熊燃烧的经费。除了成龙游刃有余身手矫捷的动作戏依旧惹眼外,两位女演员也不完全是镶边花瓶,飙车格斗技能满点。原来摩天大楼滑行最早是出自该片,居然比阿汤哥的《碟3》还要早上几年,且不论私德如何,成龙的敬业精神的确是没得说的。 |
|
九七之后的身份焦虑,“我是谁”的焦虑再明显不过,成龙在后期的作品里更加融入了严肃性的一面,插科打诨的动作喜剧有所减少,更急追求美式大场面、背景的铺垫,作为成龙的惊险动作奇观发挥得更加刺激,跳高楼应该再无第二人。 |
|
成龙的舌头被麻痹,说不出话,被当成野人,
成龙表演被绑在椅子上如何逃脱。
老司机山本未来。
在天台打架。
最著名的当然还是跳楼戏,虽然有保险绳,但也没有第二个人敢拍。 |
|
先后到达非洲草原 南非 和 荷兰鹿特丹 最后那段从摩天大楼斜坡滑下来太强啦! 据说是向去世的老师致敬! |
|
我曾经看过的~~小的时候被震到了,而且当时确实是很喜欢的~~ |
|
我是谁?说到底还是“身份”的问题,在迷失身份之后,开始回归到“本性”。从这一点上看,成龙的这一部作品有了新意。 |
|
依旧能看到成龙对狭窄空间的利用和对权力的戏谑,且非常神奇的是最后以结局来看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倾向于站立在权力一侧的故事,虽然权力内部有好坏有问题,但最后却是以好收拾了坏来做结尾,大团圆的结尾也是成龙戏剧的招牌。整篇,主角被叫做Who Am I,自己呼叫,也被别人称呼,身份问题再开篇已经知晓的前提下又被不断延迟和自我审问。我到底是谁?我做过了什么? |
|
成龙和好莱坞合作的还不错的一部影片,蛮喜欢里面那个女特工的,一头金黄短发 |
|
动作戏精彩,节奏感很好,观赏性十足。这可能是成龙同款动作片中的最佳。 |
|
打戏实在是太节制了,2小时的片就打了差不多3场,但打架部分还是挺过瘾的。再除去危险动作、特技表演部分,整部电影现在看下来实在是有些乏味。特别是后来莫名其妙搭上了保护环境、捐助儿童之类的与主线不搭界的台词,就更加无语了:原来大哥这么早就开始传播莫名其妙地正能量了。此外还有比如非洲部落群舞的观光式情节的存在,纯粹是展示异域风情的商业元素,对情节并无太大帮助,使得影片前半部很拖沓。 |
|
看的美版,前半部份铺垫太长了。和《谍影重重》一个母题,但故事线太简单了,反映了身份焦虑但并未深入探讨。几场打斗戏和追车戏,以及跳楼戏非常精彩!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成龙的敬业。 |
|
108分钟版。本来还挺惊讶居然没有标记过本作,明明小时候好像已经在电视上看过无数遍了,看着看着才发现确实有不少段落从来没看过。陈木胜本作后成为成龙长期合作导演之一,但除了开头实验工厂爆炸的段落之外,他的发挥空间其实非常有限。回归前后「我是谁」的身份迷茫以好莱坞流行的政治惊悚+生化武器题材包裹,南非大草原的狂野部落与荷兰高楼大厦的城市文明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奇观(周华健非洲部落风的主题曲好听),成龙虽然继续以舍命拳脚打出生天(鹿特丹大厦的信仰之跃令人目瞪口呆),舒适区内的闹市脱逃和天台以一敌二自然流畅,但演起迷茫困惑的文戏仍然吃力(后来的《特务迷城》也是类似问题),陈木胜也没能帮他解决人物情绪的问题。山本未来念英文台词的时候有英语听力考试内味了,法拉美穗刚出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朱迪福斯特。 |
|
陈木胜,成龙。这部电影看的真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龙叔不愧是龙叔,各种眼花缭乱的特技表演,各种跳各种翻滚,飙车也爱别具一格。面子大的一批,荷兰海陆空三军都配合他演戏。真的看哭了,看的震撼到了,鹿特丹大楼那逆天一跳。。。成龙永远牛逼。刚刚看到了成龙的特技这部纪录片。更觉得成龙是个大师,善于利用环境。是个拼命三郎。而且他的电影很国际化。所以很多人都会看。怪不得去非洲也有一堆人认识成龙呢。他的成功确实是背后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一次次的受伤一次次的失败。但是他的电影都很搞笑。充斥着各种喜剧的元素。仔细一看居然是陈木胜拍的。果然两个拼命三郎在一起创作就是燃起更猛烈的火花。可惜陈木胜已经不在了。成龙也老了。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看的电影了。真的是遗憾。现在也就吴京能打一点。但是确实不如成龙的电影出彩。怀念香港时代 |
|
还不错,故事其实也可以,场面在成龙巅峰期都算精彩的,而且法拉美穗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可惜作品很少 |
|
陳木勝和成龍共同執導,基本上是兩人第一次以導演身份合作,以前在電視上看就只記得成龍最後在大樓上的驚天一躍,這次完整重看,可以感受出成龍想要打造國際型大片的野心,拍攝都在非洲與荷蘭進行,劇情藉由失憶玩身份危機,可惜成龍的電影仍然重娛樂性,最後男主角到底是誰早已不重要,陳木勝的敘事倒是為前一小時提供了劇情片感,劇情過了一小時才開始有成龍的打鬥鏡頭,山本未來插花演龍女郎賽車手,萌萌的倒也賞心悅目。如果再更認真探討自己是誰的話,成龍就拍出自己版本的《神鬼認證》了🤪 |
|
值得重温,成龙的敬业程度真的冇得讲。我记得第一次看是我爸买回来的盗版VCD,没看前面一部分,跑去看了本港台播的EVA。结果只看了经典的后半段。这部片在当年小学生的圈子颇为风靡。先不说周华健唱的部落呼语成为小学生的口头禅,就连男生们也不厌其烦地演起了电影高潮部分的“顶上格斗”(包括我和几个喜欢打闹的男同学)。成龙那一跃好经典。到第二次看已经是2004年的5月末,当时读初二,刚好学校的初中部要开辟考场,于是在家中午休息的时候,在TVB又重温了一次后半段。嗯,还是粤语配音经典一些。 |
|
开场有些老旧,可以直接进,阿汤哥96年以《碟中谍》惊艳亮相,改写男性动作片出场方式,这片还在有老方式讲世界观,乍一看以为《侏罗纪公园》,成龙的动作绝对可以胜任,但他总喜欢把自己先交给文戏,他大喊“我是谁”,不仅演绎不到位,作为明星特质谁也不会相信,你都可以代表天下男人,还会不知道我是谁?这个以生死任务为重任的特别行动队员,并不如保镖李连杰来问我是谁有意思。但是这个片有动作戏的华彩,进入重点展现段落之后,陈木胜加强了成龙动作的荡气回肠,格局之大,足以有底气问一句“我是谁”,套路满满的文戏之中,是成龙的动作令全片提升。 |
|
7.0/10 分。2018.02.12,重看。剧情太杂了,又是CIA又是特工的,看上去格局很大,实际上比较让人难以相信,还不如市井街头的打打闹闹来得实在。开头40分钟都是前奏,太长了。。。2023.08.18,重看,120分钟德版蓝光(据说为假货)。即使是高码蓝光,画面也很一般呀。这可是98年的片子。无语。成龙面子好大,荷兰政府封路全面配合了7天。荷兰鹿特丹30层高楼滑下,是最疯狂和刺激的镜头。高空打斗太危险了,我自己后来才发现自己有点恐高症。高空玻璃外墙滑下去的时候,我看着都头晕。。。 |
|
电影本身就只有4星,成龙的演技在下降,但加一星为了配乐,实在经典~ |
|
开头有点无聊,之后就不会了。
很喜欢里面的追车戏,打戏看多了反而没有追车戏吸引人。女主的侧脸让人心动,一查资料发现她真是记者,偶尔演个戏就是女主,还是跟成龙搭档,估计要羡慕死其他人……
不知为啥成龙的电影出蓝光后都各种删减,起码10分钟到20分钟不等……
(PS:成龙溜玻璃外墙那里总觉得《新警察故事》里也有,是我记错了吗?) |
|
之前还真没完整看过这部。片名和上映时间很难不让人想到当时香港人对身份认同的迷茫感。虽然演员除了成龙都是外国人,但其实本片还是香港电影,因为还是嘉禾投资,幕后也一水的香港人。香港少有的大制作,飙车,枪战,海陆空作战设备都用上了!故事虽然有些不严谨,配角也特别脸谱化,但瑕不掩瑜,整体很好看,打斗动作戏一如既往地优秀。结尾还有成龙电影生涯最著名最危险的跳楼。我之前一直没看是因为被海报误导,我一直以为整部电影都是在非洲,没想到其实只有开头一点在非洲。而且这一段和后面在风格上非常割裂,删剪掉一部分会更好。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不仅票房高口碑好,作为一部动作商业片还入围了金马金像多个奖项,其中还包括最佳影片!而且还拿走了两个最佳动作设计奖。加入非洲元素的歌曲也是一大亮点。陈木胜+成龙=好看。7.5分。 |
|
美版,剧情设计借鉴好莱坞动作电影,但是陈木胜总能给成龙演技和情绪的释放空间,这也是成龙大哥偏严肃风格的动作片,也夹杂着世纪之交的疯狂,押在后半段的打斗戏非常精彩,天台1V2近身搏斗和追车戏拍的非常流畅刺激,动作戏非常耐看。(8/10) |
|
成龙的《我是谁》虽然不乏动作电影一贯的通病,但国际化的格局,以及险象环生的成龙经典动作却成为了电影最为有力的一笔,特别是成龙在大厦上的高空戏,那为了拍摄高难度动作的拼命精神,让人叹服的同时,也铸就了这部电影的高光时刻。 |
|
★★★☆ 港片和好莱坞电影混合体,成龙一部另类之作 |
|
我们家买了vcd后买的第一张正版影碟,我和弟弟看了不下20遍 |
|
成龙电影的模式已经成熟,那些说增加了感情戏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这种诛心的言论,没必要理会。这是商业喜剧动作电影的专业模式,从头到尾的打斗和危险动作才会让观众更加容易疲倦。而此时的成龙,正是黄金时期的最佳功夫范本。 |
|
这种带有自毁精神的玩命敬业,往前往后都不一定再有第二人,就凭荷兰鹿特丹大厦上的最后一跃,就值得给四颗星了。可剧情本身也还是蛮弱得,到最后突然结束也让人觉得不了了之,想了半天可能还是觉得动作戏不够没过瘾吧。成龙的功夫喜剧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随手抄起身边的任何东西当作武器,本片只有木鞋那一段回归到了精髓是真得看不够!现在看起来在当年也算大片制作了,可什么爆炸飙车特种部队都让人没有记忆点,还是一拳一脚来的实在。 |
|
设定不错,可惜剧情太散。从楼顶滑下来真牛比,汽车广告做的也还行。 |
|
20年前的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应该是初三高一左右了。忘了之前看的是什么版本,今晚重看了一遍120分钟的所谓完整版,法拉美穗真是美啊。 |
|
补谍影重重系列想起这部,补个标记;同是身份危机的动作片诠释,蛮超前的;成龙承基顿衣钵,亲身演绎惊险的动作戏又糅合大量喜剧元素,更强的娱乐性,很有自己的风格。剧作和动作戏一样,去现实主义,跟好莱坞那种悲壮或英式优雅的英雄主义不同,轻松,荒诞的B级片色彩。法拉美穗有点朱迪福斯特的味道。 |
|
后半段直呼牛逼,现在国产动作片很少能达到98年这部片子的高度了,这电影无论是因为香港97年回归陷入“who am I”的沉思,还是因为成龙亲自安全措施极低的实拍,都很震撼与值得一看!娱乐性与震撼性齐聚!虽然有些剧情在鬼扯,但豆瓣网友真是苛刻的文艺青年,7.6着实偏低!
PS:因为先看过了《成龙历险记》这电影横看竖看都像是成龙历险记的真人版,同样也可以说明成龙历险记中塑造的龙叔(武打)形象,灵感也应该来自这部,这部片子的甩手,打斗后的俏皮也真的成为了经典招牌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