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男主演三个人选的形象变化,可见艺术对人的摧残 |
|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那副作品,而是从作品中穿透而出的,艺术家强大的自我。那个才是震撼人心,改变历史的主体。真知寿的自我已然涣散,失去最初的冲动,成为形式的奴隶,以艺术的名义谋杀艺术。他已出卖灵魂,走入魔道。很排斥这种非理性的执着,因而觉得北野武在这部作品中的态度,也是讽刺比赞同更多。 |
|
如果说阿基里斯是艺术,那么龟便是生活。无论艺术如何超越,也永远只能存在于生活之后。失去生活的意义,艺术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
|
艺术家恐怕是世上最无情的物种,他有双局外人的眼,任何喜怒哀乐愉快痛苦的遭遇都可尽数化成创作素材;他们也是最深情的物种,始终在追逐那点恐怕连自己都说不清的热爱,如同夸父逐日至死方休。当所有的爱全部臣服于这种追逐,毋庸置疑,他同时是最孤独的。 |
|
让我想到高更了。但高更和真知寿还是很不一样的。我喜欢前者,不喜欢后者。高更很自我。真知寿没有自我。高更令人觉得绝情却又十分多情。艺术的源泉当然要来自真情。真知寿唯一的哭泣只在儿时,长大后的他完全是块木头,是个作画的机器人,他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忘了艺术的初衷。影片的结局才是意味所在 |
|
哈哈,北野武版的芥川龙之介《地狱变》! |
|
以艺术的名义谋杀艺术,话语权一旦被人掌握,艺术就变成了他人的游戏。“阿基里斯与龟”本身是个悖论,而导演将其用在艺术创作上却又格外恰当:艺术是无法追赶的,追赶艺术的人永远被创造艺术的人甩在后面,最多只能如同阿基里斯与龟的距离,无限接近却无法超越。 |
|
#重看#借作品抒谴对创作瓶颈期的焦灼与困扰,年幼时无意中的爱好被定性为终生的追逐,以一种接近诅咒的方式瓦解、定义「艺术家」的人生;对于并无天赋的人而言,能力与梦想的不同步是残酷的,艺术与生活永远差0.9999……步,风潮与自身节奏永远差0.9999……步。创造是严重内耗的过程,燃尽自我能量,椎心泣血。北野武真是全才啊,绘画亦亲自上阵。 |
|
说艺术是一场骗局,但哪个人之所以受骗不是因为贪心?——人性的枷锁之下,当局者迷亘古不变,无欲则刚只是美丽的传说,而艺术其实是好的,别怪到艺术头上... |
|
小时候受苦受难年轻时一事无成老了疯疯癫癫 |
|
尽管荒诞,但你仍然能看到北野武在电影中投射的态度。所谓文艺,不会是模仿、矫揉造作、刻意解构架构的产物,文艺需要太多发自生命的投影,我相信生命是火,那么文艺即是光,生命的自然燃烧才能发出平和、递达人心的光。所谓疯魔、僵化、失去灵魂的阿基里斯,无论如何是追不上龟的。 |
|
恐怕,我也是个真知寿 |
|
#电影资料馆 毋庸置疑的是阿基里斯代表着男主真知寿,本以为龟象征着在绘画界成名之梦,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被善待与被理解才是真知寿一生需要面对的课题。从男主的三个选角能看出来北野武想表明的对艺术最基本的态度,在这般虚假的道路上用近乎痴人的变态意志不停奔波,最终结局只有自取灭亡。死亡不断出现在真知寿的艺术道路上,犹如近年的《巴比伦》,所谓的艺术不过是用大量死亡的事实堆砌出来的抽象之物。开头动画非常有意思,除了科普题目的含义之外,还呼应了“画”这一主题。北野武非常熟悉最基本的镜头语言,例如蚕死光而破产一段戏就用了手持摄影象征人物内心的慌乱。故事很碎,尤其是北野武的那一段,能够很明显感觉到所有情节都只是围绕着主题的片段,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创作倾向。由于色彩的大量使用,在画面的呈现上还是很可观的。 |
|
死亡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坠下悬崖剩半边脸的狰狞,碾进车轮无人听到的叹息,撞向围墙近乎痴傻的英勇,揭开白布乱涂口红的荒唐。活着可能也是一种磨难,坠下云端寄人篱下的落魄,碾进生活不被赏识的遗憾,撞向理想创作不休的执著,揭开纱布烧灼心血的孤单。你的天赋是阿里基斯之踵,既是软肋,也是特别。 |
|
D / 相比前几部似乎是活络了一点,但依然是几无回味空间的“趣味”堆积。#与北野武八字不合基本是实锤了# |
|
这就是一个现实又美丽的悲剧。天真大胆的用色奇思迭出的妙想掩盖不了缺心的灵魂。生命的平衡倚赖情感和关系支撑。不过看到那间稻草向日葵和画作皆化为灰烬的木板房和依然握着画笔的烧焦了的僵硬肢体,非常感动。天才是雷电选中的祭品,像艺术之于生活一样成为普通人聊作慰藉和效仿的一丁点精神源泉。 |
|
异常的平静于整洁,整体优秀 |
|
真好。。。现在理解起面瘫叔的电影真是很畅快,也很合自己的品味。当他全身烧伤,包满纱布像木乃伊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脸的抽搐认出他。面瘫叔。。。。。。。 |
|
值得一看。非常好。充满自嘲。回归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吧。 |
|
真知寿自己把自己搞死才完美,没必要主旋律的搞个温馨结尾,不过已经很棒了,最喜欢这种屌片,令人沉陷其中 |
|
北野武大人对艺术和艺术家的一记重拳。菊次郎之外最喜欢的北野武。 |
|
#资料馆
4
看到芝诺悖论血压就高,想当面给他算积分,或许是一路追逐艺术潮流而不得的绝望,或许是如前47分钟灰蒙蒙滤镜下童年部分为之铺垫的,一种不愿与自己和解的倔强
父与艺伎上吊自杀,用自己撞向公车/画板/地面渗出的血作颜料……目睹死亡带来最好的灵感,却被花费在了画板之外的媒介上——传单,行为艺术,……(记不住了),女儿的尸体。原本都是远高于画作的艺术作品,却只有画纸给他认为自己在创作的自我认可。对艺术的追求逐渐转化为对身边人的剥削,当他面对心中神圣的画纸,却失掉了一切现实启迪的原创力,选择去追前面的乌龟,模仿一个又一个前辈。
艺术与作秀的界限在哪里?艺术又为有话语权之人定义了多少?如无阶级跌落,他或许必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意象散步在时间线的各个角落,前后照应但缺乏一些疏离
|
|
既是现当代艺术模仿秀&科普片,又是北野武的反鸡汤。依传统喜剧套路必有“功夫不负有心人”式凯歌结局,但导演偏要让真知寿(此名也似反讽)沿自毁的悲剧坡道冲滑到底。于是,本片最终达成对平凡而执迷的小人物既贴近真实又趋于荒诞的刻画。荒诞气息最浓的便是男主近于“Born to Paint”无情木讷绘画机器人般的人格,以及女主永远不离不弃有求必应的无我状态——这使影片变得仿若一篇与德国浪漫派关系不大的“艺术童话”。片中画均由北野武创作,结合他并不卖画也仅把绘画当爱好的选择,本片兼具自况、自嘲及让自身与虚构人物保持距离的意味。对艺术品市场与艺术代理人的讽刺不无洞见。男主主要症结是一味学习和模仿外界与形式,却未于内在灵魂中掘出独独契合自我的形式内容结合点(如蔡国强)。PS:画作绚烂多彩,其余场景均为低饱和色。(8.5/10) |
|
喜欢北野武电影人物那极致的变态! |
|
那些关于北野武的光和影总让人神往,片子开头的预言让人印象深刻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无才画家被无良画商嫌弃的一生。除了动画片点题的引子之外,一律简单直白,平铺直述。不玩任何的叙事技巧。身边的亲人好友不断死去,身后的画作无人问津。并不喜剧,也毫无励志,而是充满偏执与荒诞的现实。看片时也在感受北野武亲自设计的风格迥异的种种画作,心想这些神奇的画也很有趣啊,这种创意我都想不到。然后散场时听到一男的嚷嚷“那些画我觉得我都能画”…… |
|
胶片北野武第一部。想看一部北野武导的没有他的画的片。 |
|
never reach |
|
偏执的故事 |
|
艺术半从业人员堕落史 |
|
2010.11.08:北野组完毕。 |
|
艺术就是骗局 深有同感 |
|
藝術就是騙局! |
|
北野武的眼睛 |
|
昨晚深夜 认真 看了《阿基里斯与龟》 狠感慨参杂着感伤 成功总在一步之遥的眼前 却怎么也无法达到 如果说成功是把画卖出的话 然而 真知寿他没有意识到 这个漫漫的过程已经 证明了他的价值 已经远比卖出一幅画更值得尊敬 还是强烈的感伤 最后唯一值得安慰的是 徐徐老去的佝偻的身影终有人 |
|
对我来说有点莫名其妙 |
|
阿基里斯与龟的赛跑本就是悖论。看似能够轻易追赶上龟的阿基里斯,却总差那么一点点。北野武用这部电影给艺术做了一个自己的理解。艺术是个大谎言吗?是也不是。如果你是为了卖画而画画,艺术就是谎言,是你永远无法企及的梦。因为买你画的人才是真理,而他显然又不是。如果你画画是为了自己,那便是你离艺术最近的距离了。北野武喜欢画画,但他也说过,自己绝不会卖自己的画,一旦要卖,那么他作画便不纯粹。真知寿追逐一生,逐渐失去自我,他的结局可以有多惨,自不必说。但感谢善良的北野武,给了他一个童话般的结局。真知寿何尝不是最幸福的那个人,他抓住画画这颗救命稻草,又遇理解自己的贤妻,最后他扔掉可乐罐,挽着妻子走向光明。为了北野武的画,打五星。 |
|
不要爱上艺术家 |
|
《阿基里斯与龟》——关于龟的世界,我永远不懂,也无需懂。但是我觉得,人的一生,应该有些些龟毛、龟甲的存在,有些我们根本不懂、也不需要懂的东西,说来还是我们四川人豁达,满嘴不离龟儿鸭儿狗鸡儿屎及锤子和牙刷。龟只能参照,何苦用来超越!我也不认为真知寿是多么热爱艺术,并以艺术为宗教。画画对于他来说,正如很多人喜欢吃喝嫖赌抽一样,只是一个难以戒除的习惯。看着他青年时空洞的双眼,老年机械似的画作,这是一个过早因为不幸的命运掏空了自己的人,艺术虽然主宰了他的全部生活,但是从未进入他的灵魂,因为他爱无能,他无法爱身边的人,无法爱眼前的这个世界。他永远不会知道,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想象,爱无法模仿龟,但可以想象龟,能让一切或有可能。 |
|
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被生活和亲人朋友不断地打击,最后的结尾意味深长,他们踢开了那个残破的易拉罐,是向生活妥协,还是扔掉垃圾,继续出发? |
|
这就是个悲剧 |
|
太冷酷了 |
|
阿基里斯跑反了方向,当然赶不上龟 |
|
初看以为是励志正剧,中段以为是荒诞喜剧,最后才发现是现实悲剧!我们每个人都是阿基里斯,总以为自己再努力一把,就一定能追上龟,龟象征着我们以为可以触及的欲望,成功的欲望,物质的欲望,名利的欲望,真知寿在追逐成名时,就已经把创作的初心丢掉了 |
|
把『创作』说得多透彻啊。影片完全是男主的视角,真·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以基调才这么惨。如果从旁人的视角还是这么惨,那才是刻薄地嘲讽庸才。阿基里斯追不上龟,可是没有龟阿基里斯不会跑这么远,征服不了的才是有价值的,新模式的开创必须拿命去赌,赌输了我们手拉手地回家,多浪漫啊 |
|
艺术就是个大骗局。 |
|
攻占…… |
|
昨天看了《北野武的深夜物语》,今天就和朋友一起看了这部,真的很闷,前三分之二也不算好看,到北野武本人出场以后有了一点残酷的冷笑话的意味。北野武的观念其实还蛮,怎么说,前现代的。就是觉得艺术本身没有什么用,年轻人也不要被蛊惑去追求什么价值感,工作也不要谈喜不喜欢,重要的是艰苦朴素脚踏实地,艺术当然美,当然诱人,但与此同时它也无用且多余,就像电影里很直白地讲,毕加索的画和米团放在饥民面前,你猜他们会怎么选。让普通人去追逐艺术,某种程度,反而是诅咒。 |
|
哎哎哎。北野武是不是想做画家没做成,做个导演来报复。 |
|
其实就好似那只乌龟,你以为你可以超越,但其实你永远都如阿基里斯一样追赶不到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