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慢热的片子,到最后才开始有意思。不过阿尔帕西诺还是棒。 |
|
一个古怪的鳏夫,对人总刻薄,人们却总说他温柔。就像电影里那个长了马蜂窝的邮箱,有攻击性,又总有希望。导演大卫戈登格林的风格太醒目了,完全就是王菲那句“不能同游不用遁地/仿似咬咬空气事不关己”的神演绎。 |
|
2016.03.12
散文诗式的的电影,比较文艺,最后的光明结尾虽然喜闻乐见,但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毕竟之前是深入骨髓到甚至已经得到欢迎的孤独。AP爷爷的魅力就在于,哪怕他演的是身无长物的糟老头,片中有年龄只及他一半的娴雅佳人爱上他,观众都会觉得很正常。 |
|
仿佛听见道恩天使的心碎声 /_\ 在他人心中明明是个魔法师,自己却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挚爱已去,青春已逝,生无可恋,灵魂感觉被掏空……看不清自我。在感恩生活、张开双臂拥抱每一天的道恩面前无地自容,表现得像个混球。自己眼里微不足道的点滴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幸福。普普通通也很好啊(道恩金句 |
|
一个封闭的人的内心是孤独的,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事和人,连基本的社交都难以处理,并不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是清楚而不愿意去做,宁愿选择逃避世俗,也不愿意让自己摆脱一个人孤独的困境,点击 http://www.weallmc.com/oumei/687.html,解读电影《曼戈霍恩》中的世俗与独立 |
|
格林的执导水准一直不稳定,这次只能说是平庸,故事其实没多大意思,看似各种引申义,实则表达过度,从头到尾全靠帕西诺的神级表演支撑。有哈莫尼科林出现的几场戏都拍得迷幻跃动,算是比较好看耐看的段落。 |
|
像一封老帕的超长情书。最后是美国式父子。 |
|
家庭事業尊重光鮮人緣口碑,但人依舊寂寞生活依舊一團糟。 |
|
我不怕死,我只怕活着没有爱,只怕老。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部看到感受到每个不同的自己,心锁打开了,还会怕什么呢,一沙一世界,关于人生我们是那么渺小,但是你就是一整个宇宙。 |
|
老锁匠曾经是学生球员心目中奇迹之男,Al的独秀场,全程出镜,表演空间大,穷穷的闲闲的环境与人挺入味。还有猫(猫戏份不太多)。银行谈心柜台,老龄化社会的福音。可惜末半小时有点迷失收尾方向,爆发了事。 |
|
拜托,你要不是个精神病,你都很难热爱这部电影,它平淡枯燥甚至乏味。
但你若如帕西诺饰演的这个老头一样暴躁、执着,不肯妥协,言语刻薄,难以相处,内心却是柔软的。
那么,你甚至有机会看哭。
这注定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片子。
我自己也是这般的令人讨厌,内心热情似火,外皮却冷漠无情。
蜜蜂围绕邮箱,他即使被螫,也没有去破坏他,但最后他把蜜蜂连同蜂巢关进了邮箱,既是对执念爱人的割裂,也是对一贯坚持的顽固信念的摒弃。
我一贯珍爱生命,但最近我每天都在海边度过,拣石头,抓小鱼,靠饮料瓶子和水桶竭泽而渔,几天下来,我捡了四百多颗石头,杀了四百多条小鱼,放弃一些原则,让我自己很治愈,我把它们都晒成了小鱼干,我用另一种态度珍爱他们的生命。
把这部转到收藏盘里了,因为它太适合我独自跟自己和解,容后再刷。 |
|
2.5 总有一天开窍打开心锁,把回忆扔掉,把信箱下的蜂巢除掉。 |
|
所有天爆做原声的电影我都是原声re个十几遍才去看片子。虽然阿尔帕西诺浑身是戏,但如果没有原声的话片子还是非常闷的。但值得一提的是片尾太惊喜了!那一秒钟就把整个电影提升了一个档次。啊想要跟所有人安利天爆啊! |
|
近似于中老年電影版的雷蒙德卡佛。只是節奏太慢。 |
|
孤独的人,是想靠近别人又害怕亲密关系的,曼戈霍恩拥有那么多把钥匙却找不到一把能打开自己的心房——装满了退回信件的房间。最后也算是表明老头儿已经敞开心怀准备迎接新生活了,这片子太过于慢热,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不是AP粉丝的可以考虑pass掉。 |
|
emmmm空巢老人的起死回生。。 |
|
废情节太多了。Pacino这么大年岁还在演正剧,值得钦佩。咪咪挺亲的 |
|
bjiff 3.7 |
|
色调不错,剪辑的节奏也好。靠阿帕西诺一个人就能撑起来的生活流电影。评:3.7星 |
|
前一半的人物塑造充分证明了大卫戈登格林的才华,各种快切叠影声音设计将“了无生趣”四个字以最巧妙直接的方式从感官传递给了观众。可惜剧本实在太单薄,重点从体验转移到叙事之后耐看程度就急转直下了。 |
|
8.0 从那一封封信件的旁白开始,大卫戈登格林就带领你径直走入角色内心,描绘出一个沉湎于过去美好与悲伤的老年男人角色,它带有些许诗意,同时也透过主角的视角传达出对于当代美国文化在某种层面上的关注。 |
|
从不同人的讲述中略透露出帕西诺演的老头可能有特异功能,尤其是最后那个镜头。不过这不重要。他悔恨四十年的失恋事件多半还是自己AT立场全开造成的,一直开到七十多岁,无人能近身,好在最终能接受新生活,亲近儿子,能交新女友了。白猫吞的是关键钥匙,开刀好触目惊心。 |
|
一个老男人的简约、世故、无奈、无情与幽默 |
|
前半段太乏味无趣,幸好后半段有所起色,结尾的设置还是很巧妙的,让人会心一笑。 |
|
风格还行就是故事不太有趣了,帕西诺的表演很棒。 |
|
被困住的生活也需要解锁,无论你正年轻,或者老到在回忆里过日子。 |
|
#威尼斯电影节# |
|
关爱孤寡老人,人人有责。 |
|
小导演遇大演员神没了 |
|
人为什么要变老 |
|
so lonely but turn to be better and open heart |
|
这种一个人絮絮叨叨的故事真的很难拍 “忘记是最好的借口” |
|
一部纯粹的个人主义电影,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在用极度自我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个性,影片剧情简单,叙述平淡,一口气看完需要一定的定力。帕西诺在这个年龄作为主角的作品,基本都是传记类的人物重塑,老爷子一辈子塑造了太多的经典角色,然而这次的人物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一个有着极大心魔的孤独老人,一个茫然、空虚、不满于现状又无力改变、努力挣扎却又手足无措的独居者,这里面的分寸拿捏起来相当困难,稍有不慎则会跳出人物,显露表演痕迹,而老而弥坚的帕西诺,则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戏骨之盛名不虚。电影本身的故事叙述,多采用对话情节推动,有关于人物背景、相互关系等内容的介绍,在主角与其他人的日常中得以展现,这也使本就乏味的主角生活变得更加无趣,导演想了不少艺术化处理的手段,尽量让影片看起来生动,开锁匠的人设有象征意义 |
|
3.5 简直是为帕西诺量身定制的剧本,几段意识模糊的场景设计,亦有借鉴Bill Viola的作品,讨论生死与时间。整个故事的核心还是很美国,很动画的角色设计,即便有帕西诺的演绎,也没有让这个远离人群的父亲形象更丰满和层次。更像一出阳光小美女续集,姑娘年老做了银行职员,随手挽救一位边缘老男人。 |
|
跟片 |
|
只能說,這簡介跟故事情節是在差太遠太遠太遠了 |
|
艾尔帕西诺什么也不用说 只要站在那就抢戏 情节跟不上观影体验就打折 |
|
最后一段挺灵的 |
|
前面看不进去。 |
|
确实是文艺老寡妇的日常。 很多文艺男青年的未来。 |
|
如果 没有帕西诺,那就 乏善可陈了。 |
|
这样的电影真是让人一言难尽,也许老帕的本色出演才是这部片的最大看点... |
|
沉浸在回忆科林的过程 |
|
西瓜和船的尸体,哈莫尼和天爆。 |
|
真的,我是被封面骗进来的 |
|
多亏了镜头、表演、配乐,让沉闷的剧情不显得那么沉闷。 |
|
天呐,最后一个镜头,我看懂了。我们原本就是爱,但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知道我们是爱,这是幸运;我们学会表达/显化我们所知的爱,这需要勇气;在这之后,我们等待奇迹来临就好了。 |
|
心里有把锁,是你自己打开 还是叫开锁人 ?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曾经山盟海誓的托福,变成了一个人的航行,少了伴侣,少了嬉笑,少了默契,你该怎么办,拒绝所有人?讨厌所有人?还是用一把锁子彻底关住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曼戈霍恩 或许给了我们答案,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喜欢,小丑人扔他一把钥匙 |
|
總有個會幫你開鎖的人 |
|
没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