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冷漠的社会、这个冷漠的世界、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都没有牵挂,即使是亲兄弟。 |
|
看来罗伊·安德森也是一生只拍一部电影的导演,开篇屠杀裸女与《寒枝雀静》里的集中营和滚筒焚尸异曲同工,风格上也一脉相承:冷峻压抑的基调,麻木冷漠的群像,固定长镜头与跳跃叙事。灰暗到近乎黑白的画面,几乎贯穿始终的直面镜头独白,成功把现代性的虚无与绝望感传达给观众。(8.0/10) |
|
片首的闷罐杀人乃全片意象,象征自然天性的裸坦女体,被工业文明的汽车废气戕害灭绝。【8】 |
|
麻木冰冷的人生 |
|
2019.04.17 和我的现实生活没差了。/ 这是呼叫中心,我是一名电话客服,每天打两个半小时的电话,被一百八十个人拒绝。这个人欠了我人情,我给他打过22个电话,改约了3次,他到现在还没show up,成了我的old demo。这是我丈夫,他几乎是我唯一的朋友。这是我女儿,她很聪明,我至今未发现她在哪方面有特别的天赋,但我会带她去打4个耳洞。考特妮,时间会冲淡一切!
我捂住耳朵:有人在叫!有人在叫!! |
|
影像,节奏,隐喻。开头太TM绝望了! |
|
罗伊安德森的影像冷峻,苍白而克制,固定镜头好似一出荒诞的先锋戏剧,这不是某个人的冷漠与麻木,而是一种被萨特所言的日渐超现实符号化的都市生活异化的必然产物,一个“局外人”。这并没什么,而这种人被称作“成功”人士,这个充斥着这种人的世界被称作“光荣的世界”,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
|
从短片到短片,从四面墙到四面墙,从(罗伊)安德森到(韦斯)安德森。……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4525122964/ |
|
罗伊·安德森对于固定景深镜头的应用在这里就已登峰造极。开场的惊悚一幕利用到了前中后景的每个焦点位置,无形地操纵观众的视线。此外的部分都是他一贯的丧主题之变奏。 |
|
影像很有趣,就是听不懂。 |
|
压抑! |
|
There is someone screaming, isn't there? |
|
9.0;去睡吧,那不关你事 |
|
安静围观集中营之车,人之为人基点何在,是谁夜半尖叫?…… Roy Andersson 已经为之后的长片做够减法了 |
|
好有荒诞戏剧的风格啊 |
|
悽泠陰鬱。暴力的聯想,看得膽戰心驚。(我看的是無字幕版,只能猜度其意) |
|
导演真是执着 拍了将近30年的电影 都是那个套路 |
|
风格肇始:戏剧、绘画(玛格丽特)、动画 |
|
我喜欢的风格。 |
|
9.5/10 私以为Roy Andersson = Bergman + Wes Anderson;彻底的冷漠与袖手旁观,机械麻木的人物,宛如推介产品般地介绍自己的亲人与日常生活,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我们都成为彻底的局外人,我们的世界因此成为一个“光荣的世界”。 |
|
这就是绝望。 |
|
weird image. |
|
什么鬼 |
|
现代社会下人的异化,冷漠,麻木。直面镜头的独白;长镜头;微小的背景音乐;克制的表演;开篇闷杀裸女一开始让我费解,后来明白可能是暗指现代工业文明扼杀人的自然天性吧。文明是反人性的,我今年是这么认为的。 |
|
形式力量最大化,压抑和冰冷 |
|
7。冷漠地说完了台词。 |
|
Cinema16: European Short Films |
|
构图和光线都好Edward Hopper喔,每一帧画面都经过精心设计;当然最重要的是形神兼备,画作中对于现代性的阐述与罗伊安德森的主题完美契合,同时通过打破第四堵墙等方式将其扩展到电影语言,以至于超越了简单致敬(?)而内化为导演的个人风格,这一点上比其他近代北欧导演都要好。真的很喜欢这种影像风格。 |
|
20071110 |
|
还是冷漠。第一个段落,实际上已经够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把人扒光了,关在车皮里,用废弃谋杀的时代……完美的隐喻! |
|
#5858.[想看2013-02-11]照相式的人生独白。典型罗伊安德森构图调色和尬冷风格了。 |
|
希望上帝只怜爱我 |
|
男主角用冷漠的腔调叙述自己的关系网,但内心深处已濒临崩溃。 |
|
monologue |
|
对于麻木的生活,尖叫已经无济于事 |
|
记起来了。。。Cinema16里面的~ |
|
摄影机成有趣的中介,角色窥看观众,观众窥看角色,角色窥看角色…现代人的原子化,家庭、亲情枯萎,个体陷入孤立、冷漠、残酷的杯具… |
|
无字幕外加听不懂 但是还是能感受到绝望与悲凉 |
|
光荣的世界 Härlig är jorden (1991):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312000 —— 罗伊·安德森的独特导演风格起始于多年之前、然后延续至今。 |
|
Cinema16 Roy Andersson-Harlig Ar Jorden,內省和直面,冷峻的敘事和色調,絕望的開場,面對鏡頭的冷漠透著生活歇斯底裡的麻木和悲望;無字幕,未能體味獨白的力量。 |
|
停尸房美术和死人妆前的自我告白 |
|
形式很广告,而又反广告。广告有丰富的色彩,充满表现力的表演者,吸引观众,刺激观众的欲望,而罗伊的影片是灰白色调的,表演方式是间离的,令人欲望冷淡;但就像广告推销商品那样,片中演员对着镜头推销自己死气沉沉的荒诞的humanoid的生活,不乏令人苦笑的黑色幽默。最后扮蒙克的呐喊,但理解缺席。 |
|
Your desperation is the cause of someone’s laughter. “有人在尖叫,有人在远方尖叫。”“快睡吧,否则明天起不来。” |
|
诡异、窒息、绝望。 |
|
20121226 @ home |
|
4.5 风格成熟 力量惊人 |
|
又看了一遍。长片你还活着里面的杀人卡车再次出现。却将回头偷看观众的西装男的人生扩展开来。不动的是摄像机。远大于内容的是形式。 |
|
商业广告的影像特征,形式感极强。冰冷压抑,绝望无力。这就是既得利益者的代价。 |
|
point是在的,但这个表达方式不make sense啊.. |
|
7.5/10 开场八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