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2,3本。中国早期短片趋成熟之作。舞台化痕迹,如横向入画出画,观众角度的机位。电影语言探索:景别的变化(特写),叠印,降格,主观镜头,交叉蒙太奇。拍摄方式:工作台本(接近分镜头剧本) |
|
现存中国最早电影,从“劳工之爱情”到“让子弹飞”,中国电影真正传统:“传奇现实主义”从未中断过,它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生命力更加持久,表现力更加丰富!它与好莱坞经典叙事和宝莱坞歌舞片并称为世界三个大众电影叙事体系之一。中国电影注定不能像韩日一样仅模仿好莱坞表达。 |
|
8.2;爱比死更冷 |
|
一颗星献给最后一个从楼梯上飞下来的特技(杂技)演员 |
|
看这种已经不止是看电影了,更可见那个时代的吃穿住用,人情乐趣。故事虽然有些理想化,却好在有趣,轻松却颇有些章法。 |
|
救命啊郑鹧鸪也演太好了吧!有Keaton风味,也扛得住特写。眼镜视角的镜头美妙,还有鹧鸪思考时的画中画。站位还是非常舞台感。医馆的招牌是“专治跌打损伤花柳梅毒一切疑难杂症”。有个病人说“什么破酒”,翻译成“Hongkew stuff”,怎么啊拉虹口老酒弗好啊!麻将糊了把大的。人呐,还是得有一技之长。苏州交响乐团配乐。 |
|
有很重的模仿痕迹,但也有本土的特色,蛮好笑;有些地方看上去还挺先锋,主观镜头,降格快动作啥的,而且这都是实拍,演员都是真摔,看着都疼;不过关于这个修复版,应该找人写个配乐吧,几百号人干巴巴地看二十来分钟也太行为艺术了。 |
|
楼梯的噱头完全照抄巴斯特·基顿(似乎是《鬼屋》),扔来扔去那根线也是抄基顿(《稻草人》),把人扔进水缸里就更不说了。第一个还改得各种损人利己什么的。不过郑正秋扮演的老先生真是妙啊。特写、叠印、景别变换。视听语言不算流畅。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真是NB。 |
|
马的…笑屎我了 |
|
还是挺有些技术含量的 情节设置也很巧妙 表演夸张但有喜剧感 只是用这种损招有点破坏人品 |
|
滑稽、喜感、猥琐。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
|
几个点非常重要,主观镜头,叠印的幻想空间,还有最后的降格拍摄。以及舞台感强,缺纵深调度,受棍棒喜剧影响。 |
|
影院复工首场看片。中国现存最早能够放映的电影,资料馆放映重启,馆藏修复版。电影有很多技术亮点:主观镜头、降格、叠印、后撤…楼梯变滑梯来自巴斯特基顿,表演是戏曲模式,有一处不易察觉的技术细节:打架人体将落地和胖子睡觉落地的匹配剪辑,这应该也是中国最早运用匹配剪辑的片子了。娱乐滑稽片的脉络延续到了港片。 |
|
这么好的市民喜剧,把我的国家自豪感都看出了一滑梯!郑正秋导演好演技! |
|
acting is still awkward(some actors literally looking at he camera or act towards audience), most shots are frontal, but there are closer shots, cross-cutting, constructive montage(掷果), lateral staging, pov shots, fast motion. and indeed a funny film. |
|
嬉笑怒骂中藏着对历史的敬畏 |
|
真棒!!! |
|
看老电影,才意识到今天的贫瘠。笑和泪不再与生活相关,这也是所谓去政治化的政治的后果之一。 |
|
2022.09.23 #电影资料馆 好荣幸可以成为第一批观看4K版本的观众,而且还有现场配乐,真是十分感动。能够看到当时受戏剧的影响还是比较深,都是固定机位拍摄每段情节。不过这个剧本设计很厉害,有的地方能看到基顿和卓别林的影子。男主角在楼梯那段的演技十分有戏剧张力。劳工至上,爱情自由。 2021.11.16 这部电影也快迎来百岁生日了。虽然剧情比较理想化,但是情节完整,最后一段的楼梯的设计也非常有意思。这种类型的电影所带给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故事了,还可以看得出来那个年代的吃喝穿乐以及人们对婚嫁,对生活的思想态度,它的历史意义更引人瞩目。 |
|
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华语电影。手法虽然明显受到了舶来影响,故事讲得还是很有市井气的。几位演员表演尽有默片时代的浮夸,连带肢体语言都拷贝了西式。主观镜头(眼镜)、降格行医。用水果和诡计骗婚+医托,三观很不正啊233,喜剧效果不坏。(而印度最早留存要早上10年 |
|
100年后我看到了它! |
|
1922年的片子 |
|
6。现存最早片,看过当充逼 |
|
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喜剧片 |
|
质朴而可爱 |
|
“丈人阿伯” “DEAR FATHER-IN-LAW” 群众演员们都辛苦了 |
|
这是属于电影的全盛时期 只有这个 不是之前更不是之后 |
|
还行。 |
|
资料馆4K修复+现场配乐。故事简单粗暴(借用了劳埃德某部的梗?),但手法和技术上相当多样。但字幕版出的太快了,虽说漏看也不影响理解剧情 |
|
现存最早的中国故事片,无声黑白电影。表演偏向滑稽戏,男主小木匠甚而有些猥琐和损人利己,但一百年前的电影真的展现出惊人的娱乐魅力。 |
|
电影资料馆观看,哈哈 |
|
真棒! |
|
资料馆留存最早中国影片,在画面分切、景别变化、平行镜头、主观镜头的运用以及特技摄影方面,这部影片做了很好的尝试,它在拍摄前有了初具规模的台本,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的创作趋于成熟。 |
|
妙趣横生 |
|
与美国好莱坞的默片相比,张石川的这部《劳工之爱情》,大有和他们分庭抗礼的势头。默片都离不开爱情,于美国是这样,于当时的中国亦然。 |
|
出乎意料啊.1/21.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Cinema. |
|
中国最早的电影,20分钟,但是真的很赞~没想到那么早的时候,中国就能拍出这样在今天看来仍然不过时的电影 |
|
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 |
|
以前的片子是多么的有趣~ 8月3电影博物馆 |
|
掉开水里的大叔笑场了诶 |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电影。 |
|
舞台化表演、喜剧桥段设置、镜头颇具前瞻性 |
|
10中秋,和二姐影博。 |
|
现今尚存最早国产故事片。情景剧式布景,舞台化的表演都特显此片幽默、风趣、滑稽之特点 |
|
@中国电影资料馆。传说中的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欢喜闹剧。喜感是可以跨越时代界限的人类共通的情感。 |
|
修复版~ |
|
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梯子那还挺有趣~#2022.1027.资料馆重看4K修复版。 |
|
处处惟兴趣是尚 |
|
中国最早的电影 笑点还是有的 有门手艺太重要了 |
|
脱胎文明戏的完整喜剧,22分钟默片,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打破舞台空间,运用蒙太奇。10月27日资料馆展示了修复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