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震撼,BBC的视角是不偏不倚的,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叙述均有展示,留给观众做判断。战争是残酷的,敌我双方不可能互利互惠,在你死我活的目的下,省下两颗原子弹,挽救这两地的普通家庭和百姓,就意味着牺牲更多美国以及东亚国家的军人以及普通百姓,战争从不会因为某方大发慈悲而终止 |
|
从纪录片的角度来看挺出色,从天朝曾经经历的来看,不值得同情。 |
|
军理课看这个,要是我哭出来估计会被FQ打死。 |
|
很棒的纪录片,并不妄下判断,呈现各方态度,较为中立客观。黑雨那个感觉太可怕了,还有原子弹爆发瞬间灰飞烟灭的大活人,最后只留下一副残影,真的极其震撼 |
|
人造的灾难 |
|
我是个泪点极低的人,但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没让我觉得有哭的念头,那些死去的人虽然都是日本的平民,可也是在背后支撑日军侵略中国的人们,所以种下什么因,就吞下什么样的果,都是自找的! |
|
这个苦果是日本自己种下的。 |
|
人间地狱 |
|
只能说,珍爱和平吧,极端军国主义的下场往往悲惨,玉石俱焚。比较全面的还原核爆场景,一弹一城万家枯,迈入现代时刻的日本经历这么大的阵痛,但在密苏里舰上改变国家路线也为日后的繁荣铺路。人类文明迈入道德模糊的境地已非一朝一日,而未来会不会又有这类争辩,就看你国的造化了。 |
|
原子弹爆炸的模拟相当震撼,威力恐怖至极。庆幸原子弹当时不是由德意日先造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广岛长崎挨教训后,他们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采访的幸存者只是描述所见所闻,描述那恐怖场景,并没有一人反思,说日本发动战争是大错特错。此片末尾,有个幸存者说美国人投弹是为了做实验,紧接着镜头给到一美国人,他说:“在广岛和长崎投弹的最后决定,并非取决于波茨坦公告,也并非取决于杜鲁门,而是取决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他们不顾百姓生命,拒绝投降。”由此细节可见,日本人不会反思,他们只是暂时假装服气,其心可诛!01:29:04,AVI,698MB,SRT外挂中文字幕 |
|
好像就是那个《广岛原爆浩劫》,改了名字而已,看的时候心情很平淡,因为中国人都知道日本当年在中国做了什么,下辈子好好投胎吧。 |
|
这个纪录片很客观.原子弹的应用是人类梦魇的开始. |
|
一切真的是必要的吗? |
|
原子弹是人类的梦魇 |
|
我们痛恨战争 |
|
数度落泪
人类的灾难
恐怖的科学 |
|
以情景再现的方式相对直观地呈现了这场灾难,《广岛》那本书里提到的“黑雨”在这里又让我加深了恐怖的印象。本片比书出的早,而且也提供了另一重视角,即投弹者的自白,情感上也做到尽可能中立。实在不懂当时铃木为什么觉得坚持就会换来对方的退缩。面临被入侵的不屈精神可以理解,但真的是信息差吧,技术力量是没法比的。难怪日本人会觉得是输给了高科技,如果当时的日本军营里多几个物理学专家,可能不至于这么固执。总的来说原爆是以不义终结不义,无奈这就是战争,人世间的终极邪恶。 |
|
军医演员很帅,但场景复现很画蛇添足。 |
|
也许投放原子弹可以避免,但罪恶的根源在于军国主义。BBC的视角相对还是客观的。 |
|
第一次去日本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广岛,干净宽阔整洁的街道和友好温暖的城市氛围,似乎和曾经的历史绝缘,但在原爆中心区还是能感受到核灾难的伤痕,纪录片从美军和日本军队、广岛居民三方面分别展开叙述,还原了广岛原爆的几个关键节点,也通过访谈,展现了令人深刻的细节,广岛变为了死城,日本的军国主义也走向了末路,美军避免了陆地战争的大量伤亡,在今村昌平的《黑雨》的疑问同样在纪录片中出现“为什么是广岛而不是东京”,在国家宏大的历史面前,普通人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在广岛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奇迹都在上演着,如今的广岛原爆纪念馆里也能完全复原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也能看到许多幸存者的证言,还能看到一个时间永远停留在9点17分的钟,提醒人们和平才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生存价值 |
|
冤冤相报何时了。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所谓的“武士精神”、美帝国主义为了触手可及的利益、广岛只是个牺牲品。 |
|
无法保持客观 |
|
No wars |
|
不得已之为之,不正当之正当,大罪之下的大罚。和看《缅甸的竖琴》观感很像但更深,所有的不忍卒读和震撼无力都是出于人之常情,人之为人的共情同理心。那些说“炸的好”是认真的嘛?反正爆炸再现一段真是瘆人又恐怖,人间炼狱也不为过。愿世界和平。 |
|
战争没有对错。 |
|
人民都是国家的棋子,感觉无政府主义更好 |
|
Evil of banality, and evil of human beings. |
|
作为幸存者的日本人提出,是不是非得采用这种不人道的手段来终止战争?而作为当年执行者的美国军人坚持,虽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如果不实施原子弹攻击,那么登陆日本本土作战,会导致多得多的伤亡。以小的牺牲换取大的解脱,似乎就是电车难题中一命换五命。纵然过去了七十年,也仍然回响着止战之殇。 |
|
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
|
可怕 |
|
罪恶还远没有抵达它的极端 |
|
广岛,我为你落泪。 |
|
只记录事实,不加以评论,才是纪录片该有的样子 |
|
以战止战的经典案例,但要说原子弹下无冤魂我也很难认可。
中午看到视频原子弹爆炸时人能在百万分之一秒内直接汽化蒸发,留下一道原子阴影,十分惊讶和好奇,于是晚上看了这部纪录片。
看完有了更加直观、系统的认识,不过爆炸的场景以及后续影响的资料还是少,更多是亲历者的口述。 |
|
'Japan has grown to a prosperous country who renounces the use of war entirely.' 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
|
7.5 ”我们通过牺牲少部分人来拯救更多的人”这与其说是战争下的道德困境 不如看成一种电车难题的延伸。广岛核爆的相关题材作品个人还是推荐今村昌平导演的黑雨和剧场动画赤足小子。作品本身最具有价值的在于幸存者采访 而非复制一遍事件过程。关于日本二战末投降与否的问题是历史学家的责任 就我看来不论投降与否 把人民捆上一台走向深渊的战争机器的统治阶级统统都该挂路灯。 |
|
Was it really necessary? Could it have been avoided? |
|
特效和情景再现都做得不错,确实制造出了让观众重回现场的感觉,但是个人感觉缺少了点态度,虽然对罹难民众的怜悯有所表达,但是对于一段大众皆知的历史,凭借BBC的水准,应该可以做得更独到。 |
|
不好看 |
|
普通民众的立场果然永远都是与上层支配者是对立的。 日本许多动画作品中军方总是反面角色,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么... ... |
|
又名:天降正义 |
|
是该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日本还是中国的角度。怎么样才能做到客观 |
|
很真实的纪录片 |
|
日本的军事主义者实在让人恐怖,广岛被投原子弹后还不想投降,罔顾人命,就想反扑。长崎被投后投降了吧,结果又切腹自杀了 |
|
你选择站在什么角度,决定了看这个纪录片的心情…但是无论如何 我们回避不了人性:战争之于平民,是一样的。 |
|
比起自然地灾难,人为的灾难更让人绝望。 |
|
铭记。第68年。 |
|
炸死Nippon |
|
震撼,刚刚看完 |
|
核战资料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