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长在了错误的时代和错误的家庭。身为女人在那个年代有多痛苦呢。作为女人到现在都会时时感觉不平等存在的屈辱,为什么有人就是感受不到呢。幸好世界上只有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否则不知道被歧视的多出来的一种会不会被弄来当奴隶。 |
|
"une thèse extrêmement sympathique, probablement fausse mais très convaincant" |
|
之前先看《莫扎特》高清【导演剪辑版】,又看见有这部描写莫扎特姐姐的电影,也涉及小莫扎特,那么不妨一起看看,我真的没有看过。(《莫扎特》我倒是看过很多遍了,也有双碟DVD影碟收藏) |
|
我更愿意认为她是因为失去爱情而放弃了作曲。ps女演员的演奏技巧好僵硬。 |
|
古装马路电影。可能前几部片子让我睡够了,这部2个多小时的历史剧竟让我没分神玩“愤怒的小鸟”。自古至今,古典作曲领域的女性寥寥无几,克拉拉.舒曼、芳尼.门德尔松、阿尔玛.马勒更以八卦面貌示人,因为他们的伟大丈夫,而莫扎特他姐更是闻所未闻。姐弟俩老爸苦口婆心让女儿不要尝试作曲,历史啊 |
|
压抑社会中的女性天才,经常需要化妆成一个男人。本片算作《莫扎特传》的前传吧。被太子傻玛让宫廷乐团演奏娜内作品那个场面戳了一下,被七公主那句:“如果我们都是男人,我统治人,你统治音乐”震惊到了…… |
|
宫廷古典范儿 不是俺的菜。 |
|
性别造成的对待不公,加上活在天才的光环里,可想而知是多么郁闷,就算有抱负,有能力,有野心,也只能在现实面前低头,让“跑得比野兔还快”的青春渐渐消逝。。 |
|
人生苦短 青春比野兔跑還快 |
|
好基因 |
|
11.5.21 法盟 音乐是没的说。苦逼压抑的片子,路易十五他儿子好变态,台词举止都莫名其妙的。女主像极了某个肖像油画里的人物,小公主是亮点。那个年代的女人真是可怜。 |
|
太虐了!!!!!!!!!!!!!!!!!!! |
|
且不论有多少真实,更像是一位少女的幻灭故事。故事不太顺,对娜内的表达也不够明确,人物的情感落差也很突兀,包括父亲和皇子各自对她的影响,总是不咸不淡地来那么几下,看不到她和任何人的感情联系,都太疏离太恭谦。而导演女儿对人物的诠释也无法认同,似乎只是剩在年龄相仿吧,只是有稚嫩的感觉。 |
|
结尾仓促又在意料中,省略的她的大半生让人觉得苍凉而无奈,女性仅仅在一百年前才开始解放,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简直如同一瞬间。音乐和画面都美。 |
|
影2035:一对姐弟与一对兄妹,4种不同的命运。父权男权下天赋的埋没。 |
|
钢板琴万岁。sad |
|
音乐家不喜欢 |
|
這次影展的第四部長片。一種視角解讀天才的成長,想起《羅丹的情人》,同樣是悲劇作為結束,不過莫扎特的姐姐是否真實的存在已經無關緊要,讓人難過的是美好的女性總是在最光鮮亮麗花容怒放的時節,夭折于莫名其妙的時代背景里。 |
|
Apr09@百老汇电影中心 |
|
梦想和爱的选择算不算最悲伤的命题 要满足"戏剧化需求" 小时候的方式是扮家家 长大后就成了所谓所谓[长大]本身 我爱巴黎有很多原因 最重要是遇见你 |
|
在性别面前,男权战胜了梦想。 『 第八届法国影展。故事剧情很缓慢,2小时,看完已夜里11点,几乎睡着过去了』 |
|
骚长 |
|
不能说很好但有奇特吸引力的一部片子,心疼姐姐。 |
|
a gifted young woman's coming of age in a male-dominated time, just a cinematic reminder that art doesn’t give you a hug |
|
原来她也是个天才,可惜父亲的偏心,在那个时代必定被埋没。油画般的电影,里面宫廷古典范好唯美。2011.5.29关于法国电影展映。 |
|
人最大的悲剧大概就是生不逢时。娜内的悲剧不在于父权压迫或失去莫名的爱情,她的父母用了当时对女儿而言最好的方法爱她,她,空有才华却生错了年代,有时她自己也看不清到底怎么回事。纵观全片,娜内的闺蜜,出家的法国小公主也许最睿智。 |
|
魔鬼在上帝身后 |
|
怎么会有倦意?!导演想表达的也很明显。小姑娘美得像画出来的。小莫扎特时而卖萌时而小恶魔状。就是这故事实在是太戏说了。666 |
|
几乎毫无情节啊。 |
|
“可怜的娜娜,如果我们都是男人,一定会各自统辖一方。你统治你的音乐王国,而我统治人。” |
|
你美的像珍珠,却只能淹没于尘土。烧乐谱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黛玉焚稿。自古以来,苦的都是女人,亡的都是爱情。 |
|
很喜欢整部电影的节奏,平实但有内涵,再加上配乐,虽然情节没有大起大落,但是娓娓道来,也是很吸引人的。 |
|
一抹为爱而生的灵魂。有生机,也有苦寂。 |
|
看了以后觉得,女性的自由解放真的很正确 |
|
法國古裝片,水準一向穩定 |
|
八大 travail du cinéma |
|
【可怜的娜娜,如果我们都是男人,一定会各自统辖一方。你统治你的音乐王国,而我统治人。】戛然而止 |
|
女主演是导演女儿,还有一公主演员也是导演的小女儿,就算是私心,Marie还真本色出演的极到位。剧中女儿与其说是服从还不如说情人般尊重父亲成就弟弟的音乐事业,巧合的是Marie也成就其父的这部电影。都说女儿是为父的一个小情人,当真?也就是平民生活,片中公主从出生后就送到教会哪有机会享受父爱? |
|
由启蒙运动的灿烂、凡尔赛宫的辉煌、大革命的爆裂构成的18世纪,光和音乐本来是罕有的。七公主若顶替路易十六坐上王位,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
|
非常冷静! |
|
女主角真心美啊。除此之外,影片乏善可陈。莫扎特姐姐的故事,原本是颇为惊心动魄。她一度成为法国王子的专宠乐师、和公主也成为朋友,但最终只是弟弟的一个影子,早早放弃了音乐,嫁了鳏夫,活到78岁,却没人记得。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寡淡无味,角色面目模糊。天才究竟如何被浪费?有才华的女性的在那个年代如何苦苦挣扎?影片并没有详细描述。而路易十五的荒唐生活只是一笔带过。王子爱谁?欣赏娜内的才华还是爱过她?我也没看明白。 |
|
失声于时代的女性艺术天才,作为传记片还不错。 |
|
喜欢这个女人,天妒英才,这片儿必须写影评,待我理理思绪。 |
|
最伟大的人反而默默无闻 |
|
女主太木了,几乎没演技,皇太子是神经病吧?前面好好的,和女主交心,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不要太好啊,后面。。。。怎么突然变态了我去。。。 |
|
昨晚11点多,片中莫扎特母亲的扮演者还在和观众解读着影片的细节,原来杜撰了很多情节,但娜内的音乐才能确是事实,片子有点冗长,据说这已经是剪掉了一部分 |
|
细腻的光影效果,大量的生活对白,以及鲜明的时代人物做背景,讲述的故事却不仅仅是一个娜奈尔。女主角的脸很神奇,随角度变幻,光影搭配之后基本不用演 |
|
赶脚重点就是他跟王子的纠结啊 |
|
120.09 |
|
不是没看过法国片,这个剧情真是拖沓单调,开场半天主线不明,人物性格模糊,整部电影没完没了的对话,不说话的时候就是音乐伴奏。令人难以忍受的还有翻译,语句正式又生硬。不是为了为了等《海洋》,早拂袖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