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片是1940年《幻想曲》的重编版,除了米老鼠使用魔法的那段,其他故事都与旧版不重复。个人最喜欢《罗马之松》(鲸鱼那一段),还有唐老鸭的篇章也很感人。不喜欢木偶人的故事,有重看肯定跳过。 |
|
Rhapsody in Blue 的制作让人更怀念早期迪士尼的那种精神 |
|
因为《第十放映室》(的「暑期嘉年华」?),导致我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和本片的开头印象十分深刻。—— 比起1940年的《幻想曲》,还是对这部《幻想曲2000》更有印象。虽然长期没重温,对里面的一些音乐画面已经记忆模糊,但…… -16.08.16 —— 为啥子当初观影记录会没写完也没续写? -17.03.29 |
|
视觉化还是不太好噢,有些不错。IMAX电影,画面反而喧宾夺主了,不如老版。 |
|
配了乐的动画活泼生动;配了动画的音乐有了活力。没有巧妙的乐曲动画未免死板无聊,没有生动的画面,音乐只是遐想,相互搭配后给人多重感受。那种内在联系美不可言却又不言而喻。关掉音乐或是关掉画面都是不完美的。几段动画故事都精彩绝伦,壮丽的、细腻的。音乐家也好,漫画家也好太了不起、太伟大了 |
|
Classic是要这么听的:想起2001太空漫游里的《蓝色多瑙河》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喜欢蓝色狂想曲、锡兵和火鸟。回头找1940年版的再看看。 |
|
【上海电影节展映】音乐会动画电影。电影院是这部电影最佳的观影载体,在大银幕与音响的效果下,方能展现出宛如置身于交响乐演奏现场的临场感,方能感受到视听享受。在动画师的奇幻想象下,经典音乐宛如重生。喜欢城市生活与魔法师、火烈鸟。但对《威风凛凛进行曲》改编成诺亚方舟,个人觉得比较奇怪 |
|
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的景象,完全沉迷进去,小时候不知事还不懂得欣赏古典乐,但是在1940版的幻想曲后才发现音乐中迸发出的星焰竟是如此耀眼。更别说这2000版的了,这是已经懵懵懂懂地知道古典的美好了,加上如同梦境般的动画,很是迷人…… |
|
比较喜欢蓝色狂想曲/纽约故事、老肖的二号钢协/坚定的锡兵、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春姑娘,记得老版的魔法师学徒还有贝七的葬礼进行曲。这次电影节版前面加映了1928年的米奇,音乐主题仿佛隔空呼应,想来幻想曲之于动画也许正如蓝色狂想曲之于爵士乐。帕尔曼友情出镜,温馨的一夜管弦乐。 |
|
1940年,迪士尼曾出品过一部音乐、实拍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幻想曲》,在当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而在1999年末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也是第一版《幻想曲》上映60周年之时,迪士尼再出新版,向历史致敬。这一版延续了第一部的结构甚至复制了部分台词,还保留了米奇魔法情节,让人看着感慨时间的流逝与迪士尼的坚守。对比两版影片,动画技术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节奏感也更强,而不变的是对美好的向往和欢乐的风格,这也是迪士尼长盛不衰的原因吧 |
|
果然豆瓣是很讲感情分的,连我都忍不住给了四星 |
|
A dulcet review and an amazing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animation! |
|
我一直玩不来音乐电影啊。古典音乐,我喜欢。动画电影,我喜欢。两者相加于我就很费解咯。 |
|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音乐与动画的完美结合 |
|
精美艺术品。曾几何时迪士尼也是极有品味的,现在更像一个垄断收购的大魔头…… |
|
用动画来诠释音乐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最喜欢的三首曲目:《蓝色狂想曲》《动物狂欢节》《火鸟》。 |
|
应该叫曲幻想比较恰当一点。完美的音乐加上完美的画面,disney的水准当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
|
画面更好~毕竟59年了…
《命运》给跪了!~…
想到有位听音乐作画的艺术家...
Carnival of the Animals不要太欢乐!~…
最后那位女神想到小樱里的风~... |
|
就怕货比货,跟40版相比,新版水了好多。比较有印象的就是Al Hirschfeld画风的《蓝色狂想曲》,讲大萧条年代的纽约那个。 |
|
看完就会无比怀念纯粹的2D手绘时代,中插介绍都很短很快,都不给演奏家们中场休息了。竟然还会直接照搬上一部冷饭🤨最喜欢红鹤yoyo,后面还有鸭鸭发糖爱了爱了 |
|
感觉就像看着动画听着交响会,感觉很棒。 |
|
没有震撼,只有欢乐,和童年的回忆。好像又回到20年前的周日晚上六点半,收看着《米老鼠和唐老鸭》。我对交响乐没什么概念,如今已过而立,看着迪斯尼的动画,耳中听着世界名曲,陶醉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就像片中嘉宾所说,这些音乐在迪斯尼的动画师听来,却是另外一番画面。所以呢,我给本片10分,强烈推荐。会令你得到充分的放松与享受。 |
|
一般重制版都不会讨好 |
|
很大程度与曲目是否喜欢有关吧。Rhapsody in Blue纽约众生相非常有趣了。 |
|
想起来终于看全了,画面音乐创意,超赞 |
|
惊喜连连 纽约的Rhapsody in Blue和火烈鸟一段好喜欢好喜欢! |
|
完美无暇‖比60多年前的版本更有现代感些‖我居然是从CD2看到CD1…… |
|
觉得怎么美国人就能这么有创意把古典音乐和卡通片融合到一起又做得这么好看呢?尤其是小魔法师那个片段. |
|
《罗马之松》里鱼在天上飞太有想像力了。米老鼠和唐老鸭两段最喜欢 |
|
重制让D社有更好的技术来表现音乐这个最没有想象力限制的元素,从成果来看这次重制极为精彩。整部电影完全是闭上眼睛听音乐时的一次大脑漫游的视觉化,充满动态,节奏,生命力。动画不只是满足人们的童心而已,它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应该用来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
|
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可以看看。 |
|
动画与音乐水乳交融。一种享受啊。 |
|
我以后一定不要给自己小孩看神马喜洋洋 就看这种吧 吼吼!~ |
|
初中音乐课看了《蓝色狂想曲》 非常非常喜欢 |
|
超强的配乐和动画组合。 |
|
喜欢玩溜溜球的红鶴那段,还有开头的鯨群和最后的那段。 |
|
在这个类型里算很好的了 |
|
20000版确实很不错。。尤其是音乐与Mickey动画的结合。。很新很喜欢。。 |
|
继幻想曲后又一力作。Disney不愧是高手——结合的很好,引人入胜。 |
|
对上个世纪动画的完美祭奠 |
|
给火烈鸟一个悠悠球,它就能跳弗拉明戈舞。只要一直坚持做蓝色狂想曲那样精细的2D,迪斯尼怎么会沦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
|
相比六十年前的前辈们,这个合辑作品就相当一般了……最后一支是致敬宫崎骏吗? |
|
谁说音乐不能用看的?谁说动画是小孩子的玩意? |
|
音乐太经典了~以前每次看 第10放映室 就会想起…… |
|
可以看的古典音乐,可以听的动画,统统在这里实现了。孩子们也许能从这里喜欢上古典乐,成人也可以从这里学会更好的联想。 |
|
#BFIIMAX 效果很棒,从视听上看最喜欢的有些像《春天的女神》改编版的最后一个故事,画面非常非常美,结合着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效果最佳。纽约风情画和溜溜球火烈鸟,风情画漫画风格诙谐幽默且带有批判性,在结合大萧条时期的背景故事和爵士觉的历史看非常不错!火烈鸟则是带有迪士尼早期作品的风格,但回归到本质的还是更舒适一些。整体对比60年前的前作还是差不少,尤其是以前作学徒米老鼠的过渡,属于偷工减料了…(虽然内容上摩西分红海衔接诺亚方舟非常好) |
|
最爱 Rhapsody in Blue |
|
根据经典交响乐制作的动画,节奏和情绪都与原曲配合的完美无缺,好看死了,这个必须收藏一套。 |
|
音乐和画面配合的非常赞,很有创意~ 不过毕竟不是一部有完整情节的电影,不是我的菜~ 为那些迪斯尼的动画师加一星!4 |
|
演绎得很到位!迪斯尼果然有品味~ |